2、​ 征兆分析

亡征者,非曰必亡,言其可亡也。夫两尧不能相王,两桀不能相亡;亡王之机,必其治乱,其强弱相踦者注:不平衡。也。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然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以为亡征之君风雨者,其兼天下不难矣。

韩非子的分析很理性,上面这些亡征,并非一定会导致灭亡,但的确是促成灭亡的条件。现实世界的事,多是多个原因引致一个结果,每个原因并不是全责,但一定是有部分责任。韩非子还区分了内因与外因,认为内因是更重要的因素,并且内因是可以由自己的掌握的,所以风险防范要从内因做起。在《安危》篇中,韩非子有“使殷不遗于朝,则周不敢望秋毫于境”一句,也是讲先有商朝自己先溃烂这个内因,姬周才能取而代之。原后世贾谊的“灭秦者秦也非六国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与韩非子观点一脉相承。韩非子以“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来比喻内因是关键,非常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