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乎人文,化成天下

对于整篇《洪范》,我们前面所讲的部分非常重要,是从天地之道讲到了人生修养之道。尤其是上一次讲的“敬用五事”,可以说是我们人生修养的具体指标,从外到内都体现出君子内修德慧的水平。那么,君子内修德慧干什么?当然就要运用在社会人事当中,所以,今天所讲的内容“八政五纪,建中建极”,实际上就是君子内德外用的主要方面。

“洪范九畴”第三畴为“农用八政”,就是君子德慧修养的直接运用,实际上,已经建立起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治理体系。大家想一想,三千年以前的上古社会啊!很多历史学者称之为传说中的时代,西方则是古希腊神话时代,但是,我们看这一篇中华古圣们代代相传的大经大法,就“八政”而言,就已经把人类社会的治理结构,基本上定型了。不管古今中外,只要是有组织、有规模的社会治理结构,无非就是这八个方面而已,没有哪一个国家民族能跳出这一个结构之外去。所以,中华文化之早熟,中华古圣之德业智慧,从《洪范》中就可见一斑。

我们现在一说到“农用”这两个字,首先想到的就是农业之用,什么农用机械、农用工具、农用土地、农用材料之类,好像跟社会治理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农业一直都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第一要素,现代城市人似乎快要忘记了农业的意义了,但实际上,一个社会要保持基本的正常运转,农业绝对是首要基础。民以食这天,粮食安全至关重大,这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古书上有讲:“农者,浓也。”农业之所以为农,就是因为它给人类生存提供了最为浓厚、深沉的基础。中国古人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历来整个社会都是以农业作为中心。

“农用八政”,实际上是以农业为代表,概括了全社会政治管理结构上的八个方面、八个基本构架。

《论语》里讲:“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谓的政治,就是指为政者先正己,然后正人,最终使天下得到正确、优良的治理。我们在座也有从政的朋友吧?不管级别高低,在政府里做事就可以说是从政者嘛。那么,你有没有真正理解“政治”的含义?中国字可不是随随便便就造出来的,每一个字都自有其深意。我们如果有一些文字学的基础,就明白汉字真是了不起!我们从汉字的象形、会意等内涵里,就能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早期缔造者们,他们的内心里蕴藏着多么深沉的情怀!“政者,正也”,但“正”的右边还要加上一个“文”,说明为政者既要行得正、坐得直,同时还要有文化啊!《易经·贲卦》里讲“观乎人文,化成天下”,为政者就是要以文明、文化为主要手段,从而使世道人心得到最好的升华。

我们现在这些在台上从政的人,到底对此理解多少?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态从政的?古人讲:“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也。”从政者自己心术不正,只想着升官发财,这个社会能治理好吗?绝对不可能。所以,一个好端端的社会为什么会大乱?不管是古代也好、今天也好,凡是出现了社会乱象,绝不是老百姓的问题,也绝不是底层人民的问题,都是执政者本身出了问题。“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如果为政者自己都不正,怎么可能正百姓、正社会呢?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为政者的权力大,对这个社会承担的义务就大、责任就大

所以,“农用八政”是中华古圣施政教于民的八项事业。前面的“敬用五事”,是为政者正己的标准,为八政之本;这里的“农用八政”,则是为政者内修五事之后,外施于民的八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