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的丛林总动员
某公司是个大型装备(设备)制造企业,大多设备尺寸长度在100米以上,宽度在5米以上,一条线涉及的物料3-4千种,包括了标准件,图纸件,大型结构件,电子电器,电气集成,人员外包,服务外包等等。本质上与飞机制造类似,整个项目周期相当长,简单的5-6个月,复杂的长达10-12个月。公司采取的接近零库存的战略,也就意味着所有的物料都要重新开始采购流程。
正常的流程是销售合同签署后,工程部门需要耗时1-2个月进行设计,项目与计划需要耗时1-2周进行项目计划安排,然后进入采购环节。在2020年的几个项目上,前期各个职能部门制造了各种延误,需求确定并达到采购部的时间晚了一个月以上,项目如期交货的风险陡增。这给采购部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也给后道安装调试部门造成了极大的焦虑,希望采购部可以缩短交期,以保他们可以及时开始组装。
本着全力以赴的态度,采购部答应想办法保持原有交期不变。无奈公司各种规矩,整个流程所需要的时间一点都不少,比如前面提到的各种挑战还有后面提到的印章管理流程…
同时供应商业务繁忙,要大幅缩短交期本身就是个风险。于是,各种踩踏事件开始轮番上演,项目部指责采购部订单下的慢,计划指责采购部维护OC不及时不准确,交货延迟,生产指责采购部交货质量不够完美,项目部又跳出来说供应商选择没有经过他的同意,财务说供应商交货不良要暂停付款…
没有人去关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没有人去指责设计/项目/计划前期的各种不作为,到了采购阶段,采购就必须有能力必须完成任务,有能力为所有部门的不作为擦屁股。部门之间本该有的协作变成了丛林法则中的踩踏总动员。
每个职能都没有干好自己的工作,却把脚伸到别的职能部门范围内,干着或者监督着其他职能的工作,仿佛只要能把责任推给对方就能显示自己的高超技艺,没有了各司其职的前提,协同就是个笑话。值得深刻反思。像不像原始森林?
采购管理者怎么办?
只有弱者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翻到第二部分《成为真正的采购管理者》,做好自己,做好本质工作---做一个强大的采购管理者,既然适者生存,那强大的人一定是可以生存的人之一,强大的团队根本无需关心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