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One当天请来的最大牌官居省委常委,这应该是卡兄在北京的总部出面邀请的。他深植中国四十余年,在政府关系上做得非常专业。对于中国复杂的政商关系,这个黄头发白皮肤的洋人简直是个人精。
凡是有他进行商业布局的地方,他都会想法和政府搞上关系,并且搞好关系。总裁级的人物(相当于常委级别的人)来到中国,在处理业务的同时,总是会设法和当地政府要员见上一面,彼此寒暄,以增强关系。
对于非常重视经济建设的各地政府来说,面对这样一位大佬,通常会给足面子。有时正职太忙,副职也会来应付一下。
这样的会见作为报道也常见于当地媒体,足见规格之高。近些年来,卡兄的最大BOSS我们的道格大帝(后面有具体介绍)每年至少要来中国一两次,或代表某个协会,或应邀参加活动,见的都是主席、总理这样的国家领导人。
一家跨国企业能和外国政府对坐而谈,是实力的展现。若是能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更是其能力的展现。
这样的沟通,其结果通常给卡兄带来了更多的政府支持和政策照顾,最根本的,让其在当地攫取了更大的利润。
而当地政府也受益,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GDP。
这的确是双赢。
既然卡兄这么会搞关系,你要问它和政府之间有没有不正当的利益输送,我敢说,不会有。对外企而言,商业贿赂的风险成本太高了,他们不这么玩。甚至卡兄在全国各地做公益时,都会有一个明文的要求,任何公益活动都不能使卡兄在当地的工厂直接受益。
每年,卡兄在各个工厂都有对全体员工商业贿赂方面的培训,而且占有相当的分量。其根本目的,就是不想让它的员工们违法。
那他们给官员送不送礼?
送还是要送的,而且是堂而皇之,众目睽睽。
老外有这么大胆?
话说DAY ONE当天,一份“大礼”就送到了那位省委常委手里。
那一天,艳阳高照,880亩的绿城工厂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非常热闹。各路人士也是穿戴一新,涌集于此,见证卡兄与绿城工厂的大婚。
作为家长,卡兄总部派来一位主管矿业产品的全球副总裁沃爷参加此次活动。不要小看了沃爷,他也是领导班子成员之一,此次来,专程参加这次庆典活动。
在大型活动正式开始前,沃爷和那位省委常委官员在办公楼三楼的会议室有一个简短的会谈。礼物就是在这时被送到政府官员手里的。
在偌大的会议桌旁,分主宾相视而坐。大家都着正装,现场有同声翻译,有媒体记者,规格简直高大上。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笑容,会谈的范围融洽而欢乐。你一言,我一语的有说有笑,聊的内容比较官方,就不一一详说了。要说的是室内会议结束后,沃爷是怎么向政府官员送“礼”的。
那份大礼被蒙上了红绒布。这是什么东西,能让卡兄如此嚣张?会谈结束时,作为一项仪式,沃爷把它送到了政府官员手里,现场的镁光灯闪个不停。
揭开一看,大家恍然,那是一个矿山卡车模型,价值也就一千元左右。
国家领导进行国事访问,也会互赠礼物。这区区一千元的东西不算过分吧?再说政府方面也有回礼,送的是当地产的一种瓷器。
你看,一来一往,大家彼此熟络,接下来,就好办事了。
在DAY ONE庆典正式开始之前,举行这样一个小范围的会谈,可谓独具匠心。一方面,彰显出卡兄对政府官员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卡兄与政府官员的关系。
众多在华的跨国企业中,在处理政府关系方面,像卡兄这么老道的可能并不多。
借着这个机会,我得说说卡兄礼品这档子事。别看礼品的价值不太大,但也有一个严格的限制,什么能送,什么不能送,只能送价值多少的等在卡特彼勒都有严格的规定。
而且所送的这些礼品大都是卡特彼勒定制的商品,就是带有卡特彼勒商标的东西。
对于卡兄设在中国的工厂而言,在礼品审批上,不仅当地工厂的领导要批准,还得要经过北京总部法务部的审核。
送卡特彼勒非定制的礼品可不可以?
也行,但那意味着更加烦琐的审批手续。
为什么会这么严?
就是怕出事。大量的案例表明,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因为商业贿赂所受到的惩罚简直是灭顶之灾。
既然可以送别的东西,手续烦琐就烦琐吧。送现金或是卡卷可不可以?
你想都不要去想。卡兄严禁送现金或等值的购物券。既然只能送卡兄自家的东西,那它家里都有什么?
那有的东西可多了。
卡兄不光生产笨重的大机器。一些户外人士应该知道,它的登山靴和它的钩机一样皮实、耐用,是很多人的心之所爱。还有它的手机防水耐摔,它还有衣服、箱包、手表等,可谓琳琅满目,而且每年还不断开发新的品种。
这些商品分两条线,一条线通过品牌授权给某个公司,生产出来的商品面向大众市场,比如国内很多城市的商场都开设有卡特彼勒品牌的门店。品牌商每年还要付卡兄一定的品牌使用费。这些商品不会在工厂里销售,也不会在各个工厂里出现。当然了,卡兄罩着的人拿着员工证去买的话,会有一定的折扣。
另一条线,是面向内部员工,这条线生产出来的带有卡特彼勒品牌的商品是不向外界出售的。
在面向员工这条线上,国内有三家供应商——诺斯克特、毕隆和多乐。
诺斯克特总部在美国,主要业务就是给各大企业定制礼品,中国的办公地点在北京。据他们说,在国内服务的对象只有卡特彼勒一家。
毕隆,总部在美国,中国的办公地点在上海,除了卡特彼勒定制礼品,在国内还在做其他商品的代理及其他业务。
多乐是一家中国公司,办公地点在江苏无锡。
三家供应商之间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定期不断更新商品,满足多样化需要,为员工提供各种带有卡特标的商品。这些供应商可以在各个工厂里售卖,也可以在工厂内开店卖。当然,他们大都是商贸型的公司,一般找工厂代工,贴牌生产。
这些商品的种类会有很多,但有一样卡兄不做,就是食品。在国外有没有不知道,反正在国内没有。为什么?官方的回答是基于安全的考虑。
除了一线工人,卡兄是不给他的兄弟们发工装的。但总能看到,有些人鞋子是卡特彼勒的,腰带是卡特彼勒的,衬衣是卡特彼勒的,外套是卡特彼勒的,手表是卡特彼勒的,帽子是卡特彼勒,墨镜是卡特彼勒的,甚至水杯是卡特彼勒的,连孩子的玩具也是卡特彼勒的……又是为什么?
一方面,卡特彼勒的薪资水平普遍高于当地的一般水平,这些长工们基于对东家的无限热爱,有一部分人会自掏腰包购买。
而另一方面,每个工厂里会举办很多各种各样的活动,常用这些商品作为奖励。那个缺了口的苹果大家都爱,但是,对工厂而言,给员工送自家的东西总比送别家的要好。
在卡特彼勒定制商品上其实也有很多问题,比如某些商品的质量确实不敢恭维,有人掏八百块买了一个手表,结果到了第二天指针就掉了。
这的确与卡兄的声誉不符。比如有些商品价格虚高,比如市面上有一款只是品牌不同,其他基本一样的冲锋衣,市面上卖200元,卡兄要500元,而且不还价。比如商品的种类总是跟不上员工的个性化需求,不过,一切都在持续改进中。
交给第三方专业机构去做,而且还让这些机构之间形成了良性竞争。对于非核心业务,这是卡兄通常采用的策略。总部会有相应的部门(负责品牌管理的)去审核这些礼品是否符合卡特彼勒相关标准。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什么钱都想赚,什么钱都想省,其结果又是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和精力呢!
在定制礼品上,很多企业还没有起步。有的起步了,却还没有建立成熟的运营模式,而卡兄已经走在了很多人的前面。
对大企业而言,在品牌经营方面,这些定制礼品确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宣传了企业品牌。可以想象不管是员工、客户还是供应商穿着卡特彼勒的衣服走在大街上,那都是活动着的广告展板。
二是增强了员工自豪感,因为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有能力定制企业商品的。有很多企业是有,但远没有形成一种常态。不像卡特彼勒,有的品牌的户外商品甚至还曾一度引领了潮流。
三是这些定制商品,丰富了员工的生活。当你的衣服、包、手表、鞋子、手机,甚至连孩子的玩具都是这个品牌时,它已经渗透到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你不想和这家企业产生深厚感情都难。
四是丰富的企业定制产品向客户、供应商等,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现了企业实力。
在DAY ONE庆典上,卡兄一共为绿城工厂的广大员工们送了背包、工地用反光背心、一本黄色的小册子等四样贺礼。四千多名员工人手一份,大家自然兴高采烈。
傍上了卡兄这位款爷,也都想象着自己和公司都会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