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经营单元的价值核算通过单位时间附加值的核算来实现,为了适合中国国情,在借鉴日本京瓷的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同时,员工自主经营体形成了以计算经营单元的价值——利润、单位时间附加值为中心的价值核算表。
价值核算表是指在一个经营周期内,对每个经营单元,如生产模块、营销模块、研发模块等,进行经营单元价值的核算,核算结果往往表现为利润。在此基础上,根据劳动总时间,算出单位时间附加值。与此同时,各经营单元的价值核算表通过整合就形成了企业整体的价值核算表。本部分将主要聚焦于“经营单元”的价值核算,其最基本公式为:
利润=(实际收入—实际支出)
单位时间附加值=(实际收入—实际支出)/劳动总时间
因此,上述公式的核心便是如何对实际总收益和实际总成本进行核算。由于创造的价值表现形式不一样,所以各个经营单元的价值核算并不能采用同样的价值核算公式。
(一)价值核算思路
客户是为企业带来直接回报的载体,根据客户类型,分为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外部客户直接给企业创造价值,企业从他那里获得收入,内部客户是为一线部门服务的部门,间接创造价值。
自主经营的价值核算表就是按照不同客户类型所创造的不同价值(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来进行分类。其中显性价值核算的部分是针对直接创造价值的经营单元,隐形价值核算的部分则是间接创造价值的经营单元。
一般情况下,根据企业内部组织的特点将客户分为以下几类:
(1)直接创造价值,并直接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部门,如营销部门。
(2)不直接面对外部客户,但为内部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创造经济价值的部门,包括生产部门,研发部门等,部分企业也将采购部门放入此类,这些部门不仅是成本核算部门,更应成为利润中心。
(3)不直接创造价值,但直接为业务及一线部门运行提供管理、指导、服务、协调的部门,即职能管理部门,包括人力资源,行政后勤部门,总经办,财务部门,营销后勤服务部门、生产服务部门等。
(4)为维护股东利益,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运营效率而设置的部门,如审计监察部门。
(6)既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又为一线部门服务的部门或组织,其主要职责通过经营战略决策及资源的充分使用,实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如战略规划部门。
显性价值核算包括营销部门、生产部门、研发部门。隐性价值核算包括职能部门、销售服务部门、生产服务部门、审计监察部门、战略规划部门等。
如表6-1所示。
表6-1 企业组织结构五种类型
适用核算 | 组织类型 | 分类标准 | 部门举例 |
显性价值核算 | 第一类型 | 直接服务外部客户,创造价值 | 销售部门 |
第二类型 | 间接服务外部客户,创造价值,产生利润 | 生产部门、研发部门 (有时包括采购) | |
隐性价值核算 | 第三类型 | 不直接产生价值 | 职能部门、销售服务、生产服务部门 |
第四类型 | 不直接产生价值 | 审计监察部门 | |
第五类型 | 不直接产生价值 | 战略规划部门 |
(二) 显性价值核算
显性价值核算主要针对的是能够直接用财务数据进行核算的经营单元,主要是指生产、营销、研发三大模块。显性价值核算需要以实际总收益减去实际总成本来核算出经营单元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出的价值,并且根据创造价值的完成时间来进行核算,即
单位时间附加值=(实际总收益—实际总成本)/劳动总时间
在实施自主经营管理后,企业会划分成很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微小经营单元,并且采用内部交易的方法,使得每一个经营单元都能够清楚核算自己的收益、成本。
在计算收益时,部门之间的关系是买卖关系,其中销售部门的收入是按制造部门的佣金制执行,一般为10%。生产制造部门收入通过向虚拟客户销售部门提供产品获得收入,也就是模拟收入,同时生产制造部门工序之间也可划分成独立的工序进行内部交易。研发部门获得的收入是通过将研发的产品以相应价格虚拟卖给生产部门所得的收入,或者以生产部门支付技术使用费的形式所获得的收入。
在计算成本时,销售部门产生的费用是营销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包括上游产品购买费用、材料采购费用、营销费用,如广告费用、市场开拓费用、渠道维护费用等;生产部门产生的费用主要包括为生产产品付出的各项成本,包括原料成本、设备维护与折旧、物料损耗、质量损失等。
以上价值核算结果仅仅是对整个经营单元的价值创造总量的衡量。但是,由于每个单元的人数不同,花费的工作总时间也不同,所以创造出的价值总量也必然存在差异。为了便于不同经营单元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可在原有的价值核算的基础上,再除以整个单元所有员工的工作总时间,这不仅包括正常的工作时间,也包括加班时间。
显性价值核算的意义在于:
第一,对利润的追求是企业存在的目的,而对经营单元进行自我利润核算,可以让经营单元成员直接了解经营状况。
第二,价值核算作为考核的参考指标之一,能够激励员工进行价值创造,寻求更多的创收渠道,并持续不断地进行成本管理从而节省开支。
第三,价值核算的具体数据为价值分配做好了前期准备。某一经营单元的人工成本预算可以根据价值核算结果的一定百分比进行确定,再根据实际价值评估成果进行系数调节,得到最终的薪酬分配数额。
第四,单位核算值相当于每人每小时的平均价值创造值,这个指标可以作为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标准。避免因为经营体的规模大小与员工数量的多少不同造成经营单元附加值的不同,通过差距,让员工在竞争中得到提升。
(三)隐性价值核算
对于那些为创造显性价值的部门或经营单元服务,但并不直接创造利润的部门要使用隐形价值核算。适用隐性价值核算的部门包括三类:
一是直接为一线创造价值服务的部门。
二是为股东利益服务的部门。
三是指战略规划的部门。
与职能相关的价值创造部门,主要是指一线部门在需要职能部门提供支持时,职能部门为其提供服务,节省经营单元内部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经营单元的组织效率及人员能力,从开源与节流两个方面使经营单元有更强的能力去获得利润,因此职能部门也创造了价值,这就是隐形价值。
职能部门提供的隐形价值需要从其提供的职能上进行划分,包括服务、指导、监管、协调四个方面。隐形价值通过设置工作标准值及完成工作的标准时间来进行价值核算。职能部门工作按职能评估出相应的分数,以人力资源部为例,人力资源部可以按一个独立的经营单元存在,也可以划分为多个独立核算的经营单元。比如,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等模块,也可以通过人力资源提供的产品价值进行测算,招聘不同级别的人员,按照不同人员给予内部不同价值分数。
例,现在中国人才环境发生变化,很多企业发生招聘难的问题,而某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需要招聘大量的人才,为了提高招聘人员的积极性,企业采取独特的激励模式,对招聘人员的激励模式如下:
第一,企业将人才进行核心人才、通用人才和辅助人才三类。
第二,对于不同人员招聘到岗给予不同分值,对于招聘核心人才一位给予招聘人员10分,通用人才5分,辅助人才3分。
第三,对于到岗时间也有考核,核心人才给予1个月时间,通用人才两周,辅助人才1周时间,对于不同类别的人员提前到岗1天给予0.5分奖励,推迟一天的给予0.5分处罚。
通过这套评价体系,大大提高招聘人员的积极性,企业可以很快找到需要的人才。
(四)企业整体的价值核算表
在明确经营单元的价值核算后,企业的价值核算便方便很多。同样,企业在价值核算的基础上,引入“单位时间附加值的核算”。其中,劳动总时间是全体员工的总劳动时间之和。企业的单位时间附加值一方面可以在确定薪酬发放总额的时候,有一个参考指标;另一方面,公司的单位时间附加值能够作为各个经营单元,特别是显性价值创造的经营单元之间进行比较的标准,从而寻找不足和差距。如表6-2所示。
表6-2企业的价值核算表
实际收入 | 实际支出 | 实际收入-实际支出 | 劳动时间 | 单位时间附加值 | |
单元1 | |||||
…… | |||||
单元N | |||||
公司整体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