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欲不欲”,就是把没有欲望当作欲望。
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出自《大体》)
不以智巧烦扰心境,不以私欲拖累自身。
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可欲之类,进则教良民为奸,退则令善人有祸。然则可欲之类,上侵弱君而下伤人民。夫上侵弱君而下伤人民者,大罪也。故曰:“祸莫大于可欲。”是以圣人不引五色,不淫于声乐;明君贱玩好而去淫丽。(出自《解老》)
祸难产生于邪心,邪心是由欲望诱发而成。欲望这种东西,进则可使良民为奸,退则可使善人遭祸。奸事一起,上侵犯君主,削弱君主的权势;祸害一到,百姓就会遭受伤害。于是欲望这种东西,上侵君主,下伤百姓。上侵君主,下伤百姓,这是大罪。所以《老子》中说:“祸害再也没有比欲望再大的了。”因此圣人不为五色所诱惑,不沉湎于声乐;明君轻视贵重玩物而摈弃华丽。
故事:子罕拒玉
宋国有个乡下人得到一块玉璞,然后把它进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乡下人说:“这是宝玉,应该作为您的器物,不应被小人使用。”子罕说:“你把玉看成宝,我把不接受你的玉看成宝。”这即是乡下人想要玉,而子罕不想要玉。(出自《喻老》)
韩非子评:
所以《老子》说:“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把没有欲望当作欲望,不要把难得的财物看得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