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三 金牌店长 造就金牌门店

著名咨询专家

原全友家居销售副总经理 尚汁明

因为工作关系,经常接触建材家居企业,包括企业总部和各地的经销商朋友。在沟通和闲聊之间,发现目前最令经销商朋友伤心劳神的事情就是门店团队的建设问题,而其中核心又聚焦在店长的培养和管理上。有一位经销商朋友的感触颇有代表性:“以前门店小的时候,自己既是老板、店长、导购员,又是安装工;但当门店面积和生意规模逐渐扩大的时候,自己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什么事情都要管、要做,结果发现什么事情都管不到位、做不到位,结果就成了救火队长,哪里出事情就往哪里赶,身心俱疲。这时候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一位店长能带领团队,将门店管起来、管好,自己抽身去做更为重要的事情。”可是,这个看起来并不算高的愿望能轻易实现吗?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答案是否定的呢?源于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对店长这个岗位的认知。岗位认知又存在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两个方面:从社会认知来说,社会并没有赋予店长岗位应有的价值,从而给予关注和重视;从自我认知来说,终端一线人员对店长这个岗位的自我认同感不够。

二是目前建材家居行业店长的产生方式。建材家居行业目前店长的产生方式基本可以归纳为提拔销售业绩优秀的导购员做店长、经销商的亲属担任店长和直接外聘合格人员做门店店长等几种方式,而又以第一种方式居多,其他方式为辅助和补充。提拔优秀销售导购员做店长,很多时候是“好心做坏事”,因为提拔的人员不胜任!

为什么会出现“少了一个优秀的导购员,多了一个平庸的店长”这种现象呢?关键原因在于导购员和店长这两个岗位的胜任要求存在差异。导购员是销售主导型的岗位,而店长却是管理主导型的岗位,管理主导型岗位最重要的责任是带领一个团队去完成门店的经营目标,而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但是,遗憾的是,很多从导购员提拔上来的店长,没有完成角色转换,依然做着一个大导购员的工作,久而久之,虽然自己累得要死,门店经营目标却渐行渐远。

三是店长的自我修炼。“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做了店长,但很多店长对于如何做好店长、如何快速学习自身欠缺的知识和技能缺乏清晰的认知,很多时候要么“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光凭一腔热情做事情;要么“左听听、右听听”,这边听到一个观点觉得有道理,那边听到一个观点也觉得有道理,莫衷一是,缺乏系统严谨的梳理提炼和明确实效的工具方法。店长的自我修炼不能让自己脱胎换骨,希望门店业绩飘红,那无异于是痴心妄想!

四是专卖店的硬件。我们在剖析建材家居门店的时候,常常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硬件主要是建筑、装修、产品陈列、销售道具和终端物料等;软件则是指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制度流程和团队氛围等。一个优秀的建材家居门店,一定是硬件和软件相互支撑、相互辅助。如果没有硬件的支撑,店长就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五是店长的工作环境。这一点常常为很多经销商所忽视。经销商认为,我提拔你当店长,给你资源,给你培训机会,你就应该能把门店管好,就应该完成甚至是超额完成店面的经营指标。实际上,一个优秀的店长,身后一定站着全力支持的经销商。没有经销商的“幕后支持和指导”,越是优秀的店长,离开得越快,这已经为很多案例所证实。遗憾的是,这样的案例还在很多建材家居门店中不断发生着。

上述五个方面,对于经销商来说,有两种结局:做得不好,就培养不出合格和优秀的店长;做得好,可以成就一个优秀的店长,更可以成就一家优秀的门店。对于店长来说,最应该关注的就是自我修炼,而徐伟泽先生这本《10步成为最棒的建材家居门店店长》便为这种修炼提供了方向和指南。

随着建材家居行业的快速发展,终端门店承载的功能和价值会越来越多,店长作为一个岗位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店长作为一种职业会为更多的人所认可和尊重,店长的价值也必将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得到充分体现。当然,这离不开现在已经在店长岗位上的和有志于成为店长的人们始终如一的学习和成长。

金牌店长,造就金牌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