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5亿元!巴克斯酒业何以凭“预调酒”卖出如此高身价

走过的2014,对于中国酒业来说,不能说是轻松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情。2014年,在经历了去库存之后,从下半年开始茅台、五粮液纷纷开始控量保价,行业为之振奋;2014年,在行业一片低迷之中,剑南春依然在秋季糖酒会上推出重磅新品,并且大放异彩;2014年,红花郎酒降价、古井涨价……2014年,各路品牌演绎着不同的精彩,我们精选2014年的十大事件,与您共享!

1. 55亿元!巴克斯酒业何以凭“预调酒”卖出如此高身价

作者:《微酒》

导读:2014年9月11日晚间,一条重磅消息发生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酒业公司身上。拥有锐澳(RIO)预调酒的巴克斯酒业(全称为上海巴克斯酒业有限公司)以55亿元的估值获得百润股份(全称为上海百润香精香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定向增购,这一估值大幅超过酒鬼、老白干等白酒上市公司,与正在停牌改制的金种子酒几乎相当,但锐澳的销售额与种子酒却相差甚远。巴克斯酒业这一并不知名的公司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什么百润股份会给予它如此高的估值,百润股份和巴克斯酒业到底有何渊源?预调酒市场为什么能够吸引古井集团等白酒企业的加入?这一品类未来的发展前途又会如何?

一、背景材料:巴克斯酒业和百润股份到底有何渊源

根据南京金陵晚报的报道:2011年,百润股份在招股书中披露,2009年6月,百润股份以100元象征性价格将旗下一家名为巴克斯酒业的子公司出售给同为百润股份股东的17名自然人。而当年年底财务数据显示,仅一年时间,本被百润股份定义为“资不抵债”的巴克斯酒业资产就由负转正,并实现了近1500万元的资产增值。记者从招股书中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情况内容里发现,就在转让当年年末,巴克斯酒业业绩井喷,大幅增长近5倍。2009年,巴克斯酒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8.36万元、净利润104.10万元,而披露的信息显示,巴克斯酒业2006年亏损274万元,2007年亏损156.7万元,2008年实现正收益22.9万元,转让当年利润翻4.5倍。毫无疑问,巴克斯酒业在以100元的价格被剥离出去后,业绩获得快速增长。其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5800多万元,2013年快速达到1.8亿元,2014年上半年即达到了3.6亿元。

二、百润股份55亿元定向增购巴克斯酒业股份

2014年9月11日晚间,百润股份公布重组方案,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刘晓东、上海旌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民勤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合计持有的巴克斯酒业100%的股权。

公告显示,经百润股份与交易方协商一致,根据《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的约定,此次交易标的资产巴克斯酒业100%的股权交易价格为556,308.01万元。

同时,公告指出,此次交易前,百润股份主要从事食用香精和烟用香精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受到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及上市公司下游食品饮料等生产制造型企业增长速度放缓的影响,盈利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百润股份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将进入预调鸡尾酒行业,业务范围得到拓宽,实现多元化发展,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将得到增强。为保持业务的稳定,巴克斯酒业将独立经营。

二、快速发展但容量并不大的预调酒市场

2003年,预调酒开始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自2012年开始,预调酒整个品类呈现爆发式增长。《微酒》单独采访了经营预调酒的相关人士,他预估2014年的市场销量会在30亿元以上,认为预调酒代表着国际化发展趋势。目前整体市场在快速发展,虽然目前容量不是很大,但是伴随着年轻群体消费增加及大企业加入这一市场竞争,预调酒预计会迎来更快的增长。

目前国内预调酒市场品牌主要是百加得冰锐、锐澳及卡波纳等品牌,而锐澳是本次并购的主角,其市场在近几年获得快速增长。在周迅代言该品牌进行大规模品牌传播之后, 2014年上半年销售额就达到了3.6亿元,全年预计可以超过6亿元,而同期的百加得冰锐预计在9亿元左右。目前巴克斯酒业在全国设有三大营销中心,地面营销跟进的速度也在逐渐超过百加得冰锐。而这一高增速并不只是发生在锐澳身上,另一个预调酒品牌卡波纳也获得了快速增长。《微酒》经调研发现,目前该品牌从启动到2014年9月,销售额已超过4000万元,在陕西西安、广西南宁、江苏无锡等市场获得了快速突破,新品类的优势似乎已经完全超脱酒业调整。

三、古井集团等大型白酒企业加入竞争

2014年8月29日,白酒上市公司古井集团(全称为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议案,决定以实物和货币资金形式出资3000万元,设立安徽百味露酒有限公司。有人称,该子公司将瞄准预调酒市场。目前古井贡酒的预调酒产品设计已经完成,据了解,更多的白酒企业会陆续加入预调酒市场,推出各自的预调酒品牌。

古井集团这些白酒企业的加入,表示酒业龙头企业已经陆续洞察到这一市场机遇,也表示中国酒业进入一个多品类化竞争时代。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甚至给人们带来了是否能够成就另一个劲酒的梦想,但美好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目前容量很小的预调酒市场,是否真的能够给已经处在深度调整期的白酒企业带来足够好的业绩呢?

四、《微酒》独家评论:预调酒大热,后进品牌还有多大机会

预调酒市场大热已经被嗅觉灵敏的酒业企业发现了商机,不仅像卡波纳、锐澳这样的新秀已挤入其中,一大堆颇具实力的公司,尤其是财力雄厚的白酒大鳄也早已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古井集团已经开始行动,而更多更具实力的其他酒企也在默默行动,预调酒行业竞争白热化似乎一触即发!

但是,作为一个总体基数低、增速快的“小众酒”行业,参照过去葡萄酒和保健酒等行业的发展规律,其品牌容纳空间有限,并不像白酒行业那样参与者众多,这对后进者们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葡萄酒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张裕集团(全称为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长城葡萄酒)和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分别凭借历史、国资和合资优势早早布局这个新兴酒种。2000年以后三家公司先后在香港和A股上市,借助雄厚资本实力,基本形成了垄断竞争格局。很多后来者因看好葡萄酒行业前景也纷纷加入,但由于受市场规模相对不大、高度品牌化的行业垄断格局影响,几乎都无利可图。直至2010年进口酒冲击市场之后,三大品牌垄断葡萄酒行业的格局才被打破!而相比较葡萄酒产区因素,预调酒市场对产区甚至对工艺要求并不高,而先发品牌认知和渠道终端占有更具持续竞争优势,所以可以预见,后来者想成功进入的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巴克斯酒业被百润股份并购后,强大的资本实力会使锐澳如虎添翼!

保健酒行业发展也具参考意义。劲酒在一个行业持续多年的成长神话激励了无数人投入这个领域,但后来不仅后进成功者寥寥无几,连曾经拥一席之地的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致中和酒业等企业也逐渐式微,慢慢被这个行业老大所吞食。由此可见,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小众酒”行业,一旦被大家注意到时,也许其格局和先发者的优势已经形成,对于后来者可能只留下了“进入容易,成功很难”的残局!

当然,预调酒因为酒精度更低、定位在年轻人,其潜在市场容量也许更大。此外,今天的锐澳、百加得冰锐等品牌,地位仍不及当年的张裕和劲酒,所以虽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壁垒还没有前者那么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后来者又是一种机会,虽然这种机会并不像大家看起来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