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手”李木子

在中国做快消品,特别是食品饮料,是否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是判断一个品牌级别的绝对标准,但是“什么时投放”是有玄机的。初期的广告是打给经销商看的,只有品牌商敢打广告,经销商才敢打款给厂家;后期的广告才是打给消费者看的,引导顾客进行消费。这其中的玄机就在于怎么界定“前期与后期”。

六个核桃在建立起了战略区域市场后,于2010年8月签下知名主持人鲁豫,推出新版广告,并在9月登陆《新闻联播》后黄金时段,这个时间点可谓踩得刚好。靠着中央电视台广告走向全国市场的六个核桃从此和竞争对手们拉开了明显的差距,从曾经的打擂者转化身份成了守擂方。

在众多挑战者中,让养元六个核桃最头痛的应该是九仁核桃。说起来,九仁核桃崛起当属养元后院起火。

如果不仔细翻阅河南地图,很难查到豫北一个叫濮阳的地方。李木子这个曾经的养元地区经销商,就是靠着运作六个核桃在濮阳市场掘得第一桶金。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李木子想自己站上产业链条的前端,在不熟不做的安全法则下,也选择了核桃饮料。

一开始养元六个核桃并没有把这个连地方诸侯都称不上的叛将放在眼里,论企业实力、论核桃加工工艺,李木子都不是对手。更何况,上一条饮料加工线都不应是李木子拼上身家能办到的事情。

不知道李木子是否研究过蒙牛兵法,竟然使出了一招“借船出海”,从河北、山西、河南找到多家代工厂,进行品牌授权生产,确定“先市场,后工厂”策略,通过OEM代工走轻公司模式,轻易地化解了难题。

然后李木子先后注册了“六仁、九仁、带露、 五仁、五仁露”等十几个品牌,其中九仁是重点培养对象。显而易见,李木子企图以群狼战术围剿六个核桃,每一个品牌咬上一口,多个品牌合加在一起市场份额不就非常可观了吗?

李木子携众多的核桃品牌“粘”上了六个核桃。你六个核桃的重点市场就是我的重点市场,市场教育都是老大的事情,做小的直接跟着接水就成了。李木子的代工厂也是布局冀鲁豫三省份,率先一步形成产地销,市场反应更快更灵活。

李木子还看准了快消品的一个特点,凡是名牌渠道利润都比非名牌薄,在具体区域或者特定渠道往往只会选择一家核心经销商,这样数目更多的经销商是得不到经销六个核桃资格的,正好为李木子的集群品牌留下了操作空间。

六个核桃被李木子这种贴身打法搞得不胜其烦,反击很简单有效——从终端渠道上坚壁清野,通过其代理商“警告”各零售终端,如果上架九仁核桃露的产品,那么将停止供货。面对行业第一品牌的兵谏,九仁核桃的反攻不得不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