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15:老产品激活

产品进入衰退期,面临销量增长的瓶颈,新产品上量还需时日,如何激活老产品,给老产品注入新鲜血液,已成为白酒营销关注的命题之一。

产品进入衰退期,一般都会面临价格过于透明、产品价格混乱、零售价格不统一、渠道各环节利润相对较低、渠道混乱、市场窜货严重等问题,消费者主动消费时客户不愿意卖,甚至会发生客户不卖还造谣产品质量有问题的事情。

当产品遭到渠道封杀时,这个产品很快就会走到死亡的边缘线上,虽然消费者忠诚度很高,但是买不到,连续几次买不到后就会消费其他产品。

激活老产品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消费者买得到的问题;二是渠道卖的问题。其中,如何解决渠道或终端卖的问题是关键。

究竟如何激活老产品呢?

一、从产品与品牌方面激活老产品

老产品在区域市场畅销一段时间后,一方面,会有大量竞品跟进模仿;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在产品包装、公关宣传、终端维护、售后服务、价格管控等方面的工作跟不上,就很容易造成产品逐渐老化、品牌活跃度逐渐降低的现象,最终导致消费者逐渐流失、产品逐渐衰退。

在产品和品牌方面激活老产品,常采用以下措施。

(1)在保持产品主体视觉形象不变的情况下,适时更新产品的包装,如保持外箱、瓶型不变,原有(木盒、铁盒、金卡)产品价格上调,以(白卡、塑印)产品填补原有价格产品。所以,依托产品升级进行柔性提价,绝对不可以“裸奔”,直接提高产品零售价会遭到渠道、终端的抵抗。

(2)加强产品在终端的形象维护,产品陈列、终端生动化宣传等一定要管理严格、维护到位,让消费者来到终端就能感受到老产品的活力。

(3)除了良好的媒体宣传外,有计划地不定期开展与目标消费群体的公关互动活动,比如,可以围绕时代焦点话题开展事件营销、万人游、社区公益等活动,以保持品牌的活跃度,拉近品牌与目标消费群体的关系,避免品牌的影响力逐渐衰退。

(4)产品包装设计、品名设计、产品宣传一定要有独特的地方,尽量减少竞品模仿跟进的机会,与同类产品形成鲜明的区隔。

二、从渠道方面激活老产品

老产品销量大、市场占有率高,销售渠道一般较长,一般包括经销商、二级批发商、终端商三个层面。

(一)从经销商层面分析

(1)当渠道利润降低,经销商维护市场的积极性不高时,处理措施为加强对经销商的引导和改造,通过强化市场开发维护队伍,推行深度分销,增加空白网点或市场,提高经销商的积极性。

(2)考虑渠道下沉,减少渠道层级提高渠道利润,即取消经销商,直接由二级批发商操作老产品,提高二级批发商的积极性,如推行“小区域独家代理制”,制造垄断格局(甚至两三个乡镇市场只有一个独家分销商)。

(3)老产品的利润低,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市场维护工作,解决措施是不与竞品比绝对力度,而是利用老产品的规模销售优势整合促销资源,抓住有利季节按照灵活、隐蔽的原则做好渠道各环节的促销和维护工作,适时抢占渠道的资金和库存,遏制竞品的导入和拓展。

(4)指导经销商适时引进新产品,以老产品带动新产品,利用新产品高利润点填补老产品的低利润点。

(二)从二级批发商、终端商层面分析

二级批发商、终端商层面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老产品利润低,因此,销售老产品的积极性降低,转为主推竞品。针对此类现象的有效措施如下。

(1)在确保价格体系稳定的前提下,分淡季和旺季对二级批发商进行促销压货,抢占二级批发商的资金和库存,采取模糊返利、累计奖励等形式压货,避免客户再降价销售。压货后要“控货提价”,提高渠道、终端利润。抓住了二级批发商的核心利益就抓住了销量,分销商(二级批发商)毛利应增加100%左右(二级批发商的平均毛利很低,是最薄弱和最容易突破的环节)。流通渠道有“两个一半”的特点:一半销量在“两节(中秋节与春节)”,一半销量在“二级批发商”。

(2)加强对二级批发商的业务跟踪,开展销售培训、阶段性销售竞赛等均可提高二级批发商的积极性。

(3)通过终端陈列生动化支持或者举办陈列竞赛,间接提高终端销售利润,同时加强终端形象维护、终端畅销氛围营造工作,提高终端销售积极性。

其实,保障渠道“推荐率第一”有两个办法:一是保障物质利益法:毛利1.5倍法则(陈列费、模糊返利、累计奖励等);二是保障情感利益法:加强客户沟通、管理、服务等。

三、从价格方面激活老产品

稳定的价格和合理的渠道利润是老产品持续畅销的生命线。老产品在价格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加强对市场的预测和竞品信息的搜集,抢在竞品前面开展促销压货工作,减少竞品机会。同时,阶段性引进促销力度大、利润空间大的策略性产品打击竞品。

(2)持续加强对老产品的刚性价格管理,延长生命周期,引导终端渠道严格按照企业指导零售价销售,严禁终端降价销售,加速老产品死亡。

(3)提高零售价,拯救成熟产品的关键点就是提高渠道商利润。具体办法有:

办法1:抓住涨价机会,如原材料涨价、产品包装升级、其他竞品涨价机会。

办法2:老产品带动新产品,变相加大物质奖励、置换利润。

办法3:“小步慢跑”,促销牵引。消费者支付5%~10%的涨价成本是比较容易接受的(30元×5%=1.5元,60元×5%=3元);设定合理的涨价理由(切忌涨价“裸奔”):先从个别产品涨价开始,切忌全部涨价。

(4)控制大户政策。大户政策是市场窜货、引起市场价格波动的根源。主要措施有:第一,产品供货价统一,大户采取模糊奖励政策、价格维护奖励政策;第二,严格控制产品流向;第三,严厉惩罚窜货行为。

四、从促销方面激活老产品

老产品在促销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被竞品牵制,跟随竞品被动促销,特色少;二是促销变成销售政策,能加不能减,价格逐渐下滑。

主要办法: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预测工作,加强促销工作的计划性、规划性、主动性、针对性、时机性、可控性;强调促销形式多样、促销方式新颖,不要一味地采取降价方式,这样做只能让产品“猝死”。

五、激活老产品的5个统一策略

厂家主导市场(终端商很难自觉涨价销售,必须依靠厂家主导),确保全系列产品通卖,增强厂家实力,增加厂家的投入。同时,采取5个统一策略,即统一主导产品、统一价格策略、统一网络结构、统一推广政策、统一考核标准(需要什么考核什么)。

六、区域型白酒提价的8个策略要点

(1)“多品轮动”:老产品不能同时提价,一旦提价失败,会导致老产品快速下市,采取“多品轮动”策略能降低风险和避免经销商集体抵制。

(2)“步步为营”:“小步慢跑”、少量多次、“1元钱一件”。提价幅度较大时,不宜一步到位,应分成几个小阶段,化整为零。尽可能做到每次提价都不会让消费者过度紧张。根据经验,每次提价应控制在5%~10%,超过15%,风险较大。

(3)“暗度陈仓”:产品分化,声东击西(订货会、提价产品政策多、用其他产品弥补老产品的低利润)。

(4)“事前放风”:在提价前向经销商透露信息,使经销商可以提前进货。如果突然通知提价,经销商可能处于观望状态,会停止或减少进货量,而且在他们没有任何准备时提价容易引发抵触情绪。

(5)“合纵连横,利益共同”:让厂家和经销商、渠道共同获利,是提价的目标之一。寻找同盟者,分化、瓦解不支持者(二级批发商利益大于经销商利益)。

(6)“促销掩护”:每次促销都是提价的机会,每次提价都要有配套的促销政策。

(7)“填补空档”:以“低材同品填补空档”,防止竞品乘虚而入。

(8)“饥渴效应”:控量提价,有时候,有限的产品销售反而会扩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