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团队打造,笔者极其认同的一个观点就是:必须通过价值观来驱动。说这个话,并不是要搞什么心灵鸡汤来忽悠人,而是为了公司的真正健康和持久。大多数厂商一般都是通过高薪酬来吸引人,但他们总是感到困惑,因为总会有其他厂商付出更多的薪酬将核心骨干挖走,一般的人员也就罢了,如果是核心骨干被高新挖走,那就说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践行出了问题,没有在人才的心底扎根。企业不应该单纯用高薪酬来吸引人,这并不是说不给高薪酬,而是就算你能给员工很高的薪酬,也不要用这个来吸引他。给得起高薪酬和不用高薪酬来吸引人,这完全是两个意思。如果你只是用高薪酬来引诱他,有一天他也会因为更高的薪酬而离开你。但是价值观不一样,只要他认同了你的价值观,就很难离开你,至少绝不会是因为薪酬高低而离开你,因为价值观是独一无二的,它和你这个人、这家公司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
阿里巴巴就是这样一家伟大的公司,是一家典型的靠价值观来驱动的公司,早在2002年,阿里巴巴还不太有名,笔者在看采访节目中听到这个理念,就打心眼里认同。马云从创业第一天就开始谈价值观,对价值观强化已到近乎“变态”的程度。在阿里巴巴2007年的年会上,马云就对外界一直好奇是什么支撑阿里巴巴的问题作了阐述:“外界看我们,是阿里巴巴网站,是淘宝,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的价值观。”马云表示,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正是阿里巴巴保持快速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对阿里巴巴来讲,有共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员工是最大的财富。”马云曾公开说过:“阿里巴巴历史上所有重大的决定,都跟钱无关,都跟价值观有关。”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观被具化为一个金字塔形,在2019年最新升级的价值观中,最上层的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位于第二层基石,最基层的则是“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此时此刻非我莫属”和“认真生活快乐工作”,这是阿里巴巴绝对不可违背的“帮规”,不仅在录用员工的时候要遵照这个标准,在对员工进行考核时,价值观绩效也占到50%,与个人业绩重要性同等。
阿里巴巴的价值观起到了三种作用:一是将阿里巴巴创始团队的意志、直觉、精神和思想转化成为成文的公司宗旨和政策,能够明确地、系统地传递给职业管理层,由职业管理层规范化运作;二是阐述了公司处理内部矛盾与外部重大关系时的原则和优先次序,建立心理契约;三是落地进入考核,指导阿里巴巴的组织建设、业务流程建设和管理制度化建设,并使管理体系具有移植性。
在经历了淘宝商城“十月围城”之后,后来阿里巴巴又面临了一次严峻的考验。2016年11月24日,支付宝9.9.7版本推出“圈子”功能,近百个圈子中的“校园日记”和“白领日记”引发争议,这两个圈子只有女大学生、白领女性或芝麻信用分达到750分以上的用户才能发布和评论,其中充斥大量大尺度照片。短短几天,该事件迅速引爆网络,有人围观,有人吐槽。当晚,时任支付宝总裁的彭蕾发出一篇《错了就是错了》的公开信,提出三条措施:所有打擦边球嫌疑的圈子立刻解散,恶意发布突破底线图片的用户永久封号并永久不能注册,团队内部讨论整顿。彭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价值观一点都不虚,你的言行举止、很多细节里面都是价值观。价值观永远不可能100分,但是这个努力的过程你可以做到100分,甚至120分。”
笔者强烈建议经销商一定要用价值观来驱动团队,而且老板本人一定要成为公司核心价值观的虔诚布道者,只有如此才能感染团队,并且推动价值观的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