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定位策略是基于传统战略思维理论,结合我对酒店行业的深耕以及对酒店经营现状的了解,构建了一个酒店再定位工具。在《酒店、民宿场景化营销实战》这本书里介绍过一个实质架构工具,它适用于从零开始打造新酒店的定位。而我们现在讲的再定位,是针对已有酒店,在市场发生诸如客户和竞争对手变化等情况下,重新定义自身的工具,即三层面法。
三层面法涵盖酒店整体层面、外部市场层面以及酒店内部层面。通过梳理相关问题,运用这个工具,结合酒店现状,就能找到竞争优势。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三层面法,梳理清楚相关问题,答案自然就会浮现。
(一)重新定义酒店的六个核心问题
1.你是一家什么样的酒店?
与其他酒店有何不同?比如北京园博园里的五星级酒店,定位为 “坐落在第九届园博园中的综合型五星级酒店”,通过位置和区域属性与其他酒店形成差异,能让客户一句话记住。
2.酒店的第一重要客户、第二重要客户、第三重要客户分别是谁?
比如商务型酒店的核心客户是商务出差客人,旅游度假酒店则以旅游、休闲、亲子客人为主,政务接待酒店的核心是政务客户。
3.酒店的产品能否满足核心客户的需求?
以商务型酒店为例,若客房配备的办公桌是圆形、椅子无扶手,就不符合商务客人办公需求;而九如山的酒店针对度假客户,房间内不设电视,引导客人体验自然风光,与客户需求高度匹配。
4.酒店的价格是否有竞争力,性价比如何?
性价比包含 “性”(质量)和 “价”(价格),比如蜜雪冰城 4 元一杯的饮品,虽品质不算顶级,但价格使其性价比突出。若酒店既无情绪价值,又无性价比,流量必然受限。
5.如何找到核心客户?
他们偏好哪些渠道?比如西藏日喀则的某连锁酒店,需明确核心客户所在渠道(如某城、某团、线下、抖音等),平衡各渠道占比,避免盲目应对价格战。
6.针对核心客户,应做哪些推广才能打动他们?
需打破传统促销模式,结合酒店整体氛围设计活动,如七月份的促销活动可围绕客户体验展开。
(二)与其他酒店有何不同?
1.位置与规模
2.产品与服务:包括客房、餐饮、会议等,需有独到之处。例如山东大厦的会场配备时钟,方便会议把控时间;成都尚锦品酒店为风口位置的客人准备毯子,体现亲情化服务。
3.功能性:是否有大汤吧、茶吧、咖啡吧、泳池、健身房等,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4.价格:需符合所在市场的价格带宽。如运城某县城的酒店,某城上价格带宽从
300 到 1000,定价 298 元比 301 元更易被搜索到,更具优势。
5.环境与周边配套:酒店自身环境及周边设施是否能形成独特竞争力。
(三)第一第二客户是谁?他们的需求是否满足?
在明确酒店的核心客户(第一、第二、第三客户)时,需关注他们的消费属性和要求,可按通用属性(而非年龄)划分为商务客户、旅游客户、休闲客户、政务客户等,也包括亲子、单身、年轻人等群体。
不同属性的客户需求差异明显,需让酒店产品(餐饮、客房、会议等)与之配套并保持一致性,否则可能导致生意不佳:
l 商务客户重视办公便利性和早餐;
l 年轻人可能对餐饮产品要求不高;
l 政务客户有明确的预算和报销标准,比如报销标准 360 元,酒店价格若为 370 元就可能不符合其需求,产品也需契合其要求。
酒店需确保产品(客房、餐饮、会议等)与核心客户需求一致。
1. 在客房产品方面
l 方便性与适配性:避免复杂操作。例如九如山的酒店,针对前来游山玩水、追求风景与体验的客户,房间内不设电视,契合客户场景需求。
l 基础功能保障:淋浴头要好用,确保客人能睡个好觉,同时关注隔音、无异味等问题。
l 细节需求满足:
① 商务型客人若入住超过 3 - 5 天,洗衣晾晒是刚需,但 95% 的酒店未满足,客人需自行寻找合适位置,十分不便;
② 洗漱用品要好用,如牙刷不能掉毛;
③ 需干净、及时更换,卫生设备设施要正常运转。
2. 在餐饮产品方面
l 基本要求:菜品首先要好吃、卫生安全,这是最重要的。郑州某五星级酒店的淮扬菜造型好但不好吃,缺乏记忆点,就是因为未满足好吃这一基本要求。
l 其他要点:
④ 出品要及时,早餐需有营养,尽量避免 “科技与狠活”;
⑤ 早餐的价格、品类要合理,如山东大厦的早餐品类丰富、服务周到,有现炸的果蔬汁,还能根据客人需求调整,价值与 100 多元的价格匹配;
⑥ 婚宴等宴请菜品要大气;
⑦ 同时要兼顾省钱经济和面子,以及方便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