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渠道的控制力度,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再次取决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 生存开拓期: 企业首要目标是活下来和快速成长。此时应相对“松散”,给予渠道伙伴更大的自由度,鼓励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于串货、政策执行偏差等问题可以暂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激发渠道活力,实现市场覆盖。
- 稳定发展期: 当企业具备一定市场规模和品牌知名度后,必须转向“精细化管理”。各种规章制度、流程标准要紧跟上来,加强控制力。因为如果继续放任自流,渠道秩序会陷入混乱,价格体系崩溃,最终损害所有渠道伙伴的利益,导致渠道崩盘,企业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渠道控制是动态调整的过程:早期“放水养鱼”,重在激活;后期“修渠筑坝”,重在规范。目的是确保企业能在不同阶段都能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总结
渠道管理是一门结合了战略眼光与务实操作的学问。它要求管理者深刻理解公司战略,并将其灵活运用于渠道规划、成员选择、冲突管控和日常关系维护等具体场景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公式,成功的渠道管理在于在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并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