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二十:产品的价值体验要有一致性

俄国著名的寓言故事《天鹅、梭鱼和虾》,讲述了天鹅、梭鱼和虾同拉一辆车的故事,天鹅拼命想把车往云上拉,梭鱼则使劲想把车往水里拖,而虾弓着背铆足劲往后拉着车,三只家伙折腾了半天,车还是停在原地打转,一步也没前进。

其寓意不言而明,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目标一致,所有的努力要与设定的目标一致,在产品的价值体验设计上,遵循同样的道理。

产品价值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完成体验,这六识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形成产品价值多元、丰满、动态的体验系统。

六识必须形成合力作用于同一个目标价值,持续进行影响和刺激,才能在消费者的心智意念中对产品的独特价值或品牌印象形成清晰而强烈的认知,如果六识体验不一致,很容易让消费者对产品价值产生混乱而碎片化的认知,不仅会浪费巨大的营销费用,并且会阻碍产品的品类化发育和品牌塑造。

假设一瓶补充能量的功能饮料,如果视觉体验运用流行的天然绿色色调,为追求时尚,瓶型苗条精致、请了偶像女星来代言,而为了以情动人,电视广告营造出家庭畅饮其乐融融的场景气氛,同时,广铺渠道,在咖啡店、蛋糕店都能看见它,为追热门电视节目,冠名《爸爸在哪里》,最后,消费者清楚它是什么吗?还会认为它是一瓶补充能量的功能饮料吗?相信如果按照上述套路进行产品设计和宣传,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产品印象,但是都不明白具体的产品信息和功能。

这只是假设了一个极端案例,以此说明产品价值体验分裂对产品认知及资源投入造成的极大伤害。

在现实产品价值体验设计的操作中,如果没有建立鲜明的产品价值体验一致性观念,很容易造成以上结果,不同指向的价值体验完全肢解了产品应该塑造的价值认知,尽管无论在设计、宣传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就如寓言故事中的天鹅、梭鱼和虾一样,所有的努力和资源都会白白浪费。

恒大冰泉就是案例之一,定位5元价格带的高端水,卖的是长白山地下3000米的深层矿泉水,好地好水、资源稀缺不可复制。“我们不做地表水的搬运工”,但品牌名“冰泉”分明告诉消费者这是雪山水,而包装上雪山湖泊的视觉体验更加深了这一印象,视觉体验有没有昆仑山的感觉?地下深层矿泉的感觉在哪里?

同时,又掺杂着代言人范冰冰、成龙手捧恒大冰泉,告诉消费者“健康长寿”、“美丽永恒”,产品一上市,其价值体验就是分裂的。

在一年的发展历程中,又从“地下深层水”的价值诉求转变为“一处好水供全球”,对外宣称“天天饮用、身体健康”,更换韩国明星全秀贤、金智贤为新代言人,向消费者传播“饮水、煮饭、泡茶、我只爱你”的产品价值。

俗话说:“有钱就是任性”,恒大冰泉倒腾了两年,花费了数十亿资金,在业界和消费者心中只留下了土豪印象,如今,恒大冰泉洗尽铅华,拉低了价格,与农夫山泉基本持平,推出了愤怒小鸟装。

虽然恒大冰泉用两年打造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与“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同处一个竞争市场,广大非恒大球迷的消费者坚持选择恒大冰泉的理由是什么?显然是不清楚的。

同时,从战略层面看,平价水能支撑恒大冰泉高昂的运费吗?除非它不再卖长白山地下水了,而改卖地表水进行全国水源布局。

产品价值打造或品牌塑造是漫长的过程,在价值体验的设计上需进行精细化管理,每个环节、每个阶段乃至每个细节都要贯穿一致化的思想,所谓“水滴穿石”,六识体验聚成水滴力量,持续朝一个方向击打,形成叠加力量,终可击穿消费者心智,建立牢固的产品价值认知。

百事可乐自从走上“新一代可乐”之路,摆脱可口可乐的影响围绕着年轻人的可乐选择进行体验设计。设计出比可口可乐更甜的口感、由微笑演变的标志、流行音乐巨星演绎、主题诉求等,从“年轻、开心喝百事”、“改变新的一页”、“新一代的选择”、“渴望无限快乐”到“突破渴望、敢于第一”,虽然具有阶段地改变,但是迎合年轻人的宣传目标始终不变,所有体验都一致地体现在“年轻人的可乐”的价值上。

2009年以来,六个核桃实施品类化战略,其益脑的产品价值体验设计随着市场发展进行调整和优化,但其价值指向的一致性非常明确。

六个核桃的包装进行了三次升级,象征智慧的科技蓝在包装上得以强化和完善;在选择代言人的时候,并不采用花瓶式的偶像,而选择知性主持人鲁豫;在选择宣传时段上,开辟高考季作为品类宣导节点;在电视节目冠名资源的选择上,以益智竞赛类节目为目标,比如,《最强大脑》《挑战不可能》《天才想得到》和《学霸是怎样炼成的》等;在深度植入中,寻找节目内容与品类价值的结合点,通过现场主持人的口播,让节目变成品类价值的示范和宣导平台。

即使在公益软营销方面,六个核桃以关联品类价值为导向,选取阅读为永久的公益主题,开展“六个核桃·读书慧”系列公益活动,在产品的品类价值体验上做到了高度一致,为近200亿的市场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消费者价值认知和认同的推动力。

尽管六识体验可能不会在一个产品上同时体现,在具体产品上,某些体验会强,某些体验会弱,或有些体验可能根本不存在,但不管强弱,坚持一致化法则,对体验设计进行精细化管理,投注在产品或品牌上的传播费用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