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促销方案应该怎么说,经销商才会听

经销商喜不喜欢自己掏钱做促销?很多人说不喜欢。其实这里有一个理解上的偏差,经销商不是不喜欢掏钱做促销,而是怕促销没效果,掏了钱也白掏。如果促销真的能够实现以量补利、以量增利的目的,没有经销商不喜欢掏钱做促销的。

为什么在现实的经销商管理中,经销商对你口中的促销方案不太感兴趣呢?厂家出资源的促销,能配合就配合、能截留一点资源就截留一点资源;对于要求自己出资源的促销活动,能将就则将就、能凑合就凑合、能躲掉便躲掉。促销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你如果是销售领导,最烦的是什么?下级平时没业绩,说话不利落,打报告只会写“要钱、要粮、要干活”,至于能不能做成,完全看运气。这种报告递上来的时候,你是不是很想把他臭骂一顿,即使不是你掏钱。

我们回想一下,有些销售人员到半年、年尾回顾业绩、表决心的时候,即使没有完成任务,依然会被老板拍着肩膀说:“嗯,好好干!”而有些人则被骂得狗血淋头。如果抛开老板个人的好恶和私人关系,是什么原因使有些人在职场如鱼得水,有些人则如坐针毡呢?

形成这样的差异,用一句通俗的话形容就是:这个人靠不靠谱。也就是说你说的别人信不信。如果我们能够清楚地告诉经销商:“我们做这个促销,不仅不赔钱,还能赚钱;不仅赚钱,还能和过去赚得一样多;不仅赚得和过去一样多,甚至有可能比过去赚得还多。”你说经销商愿不愿意听这个方案?经销商可能将信将疑。

如果你告诉经销商:“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你不仅不赔钱,还能赚钱;不仅赚钱,还能赚得和过去一样多;不仅赚得和过去一样多,甚至有可能比过去赚得还要多。”你说经销商会不会执行?

我们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汇报形式,看看评价上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案例一:

王总:“小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任务有400万元的缺口,下半年还有3000万元的任务吧,能不能搞定啊?”

小李猝不及防,随口应道:“王总,没问题。”

王总立刻追问:“没问题是什么问题?”

小李胸脯一挺:“一定完成任务。”

王总有点不耐烦了:“你告诉我,凭什么完成3400万元的任务?”

小李心里一紧:“嗯……我今年下半年会通过增加网点、多做推广的方式提高销量……”

王总一声冷笑:“开网点、做推广就能完成任务啦?”

小李额头开始出汗:“嗯……王总……下半年我手上还有几个大项目在跟进……”

王总不等小李说完:“如果下半年项目没落实或者项目跟丢了怎么办?”

小李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王总:“你下半年的区域计划重写,写不好不用回市场了。”

案例二:

王总:“小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任务有400万元的缺口,下半年还有3000万元的任务吧,能不能搞定啊?”

小李估计王总会有此一问,连忙应道:“应该没问题吧。”

王总立刻追问道:“没问题是什么问题啊?”

小李舒缓了一下情绪:“王总,在我的下半年计划中,我是这样规划的。上半年我的完成率只有80%,有400万元的销售缺口。如果下半年大环境依然不能好转,则下半年任务也只能完成80%,也就是说下半年又会新增600万元的销售缺口,全年合计大概是1000万元的销售缺口。我准备通过三项工作来弥补1000万元的缺口:一是新增直控专卖店20家,每家店月销售额4万元,半年就是480万元,其中已经落实了19家店址,回去就装店;二是运营商赵总配送一直出问题,我准备在他下面发展10家分销商,销量下半年继续算赵总的,以后怎么办再说。我们直接给分销商配货,这10家客户我都已经谈好了。每个分销商每月销售额6万元,半年是360万元。”小李边说边把分销客户的名单递给王总看。

“再通过整改14家网点,每家专卖店可以每月新增销售额2万元,半年合计168万元,这是准备整改客户的名单。”小李继续拿出整改客户名单递给领导。

“这三项工作纳入日常考核,区域主管是第一责任人,预计能够新增1000万元左右的销售额。主管连续三周完不成指标,主管就降为业务代表,由区域考核指标得分最高的业务代表升任代理主管。王总,上半年我没做好,下半年我‘不成功,则成仁’。”小李边说边把准备好的业务人员的下半年度考核奖惩方案递给王总。

王总拿过名单,扫了一眼,然后微笑着对小李说:“小李,压力不要这么大,上半场没踢好,下半场还是有机会的。我看看方案,但应该没问题,你先放手准备,下市场前我把方案批了。”说完,拿着方案转身走了。

两个沟通案例有什么差别?同样是没有完成任务,案例一差点被撸掉,案例二则是得到了领导“善意”的安慰。为什么?案例一说工作计划的时候,是我们要怎样,是喊口号的套路,领导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案例一说工作计划的时候,则是用数字和细节描绘计划的直观性,讲的是怎么做,逻辑清晰、可视性强。其中,最明显的技巧就是从总目标导出分目标,从分目标导出每个目标的行动方案,最后包括方案的责任考核。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讲的做营销计划的四个步骤。

我们在和经销商沟通方案的时候,经销商要从口袋拿钱,他会不会很谨慎?他肯定是先把口袋捂牢了,再把钱一点儿一点儿往外拿。如果你在跟经销商沟通方案的时候,只会说我们要这样、我们要那样,经销商是不是感觉你每说一句,他的钱就少了一点?

但是,当你和经销商在沟通的时候,有清晰的目标导出,每个数字又有明确的二次分解,同时辅以相应的行动计划和稽核手段,是不是就能帮助经销商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盈利路径,从而看见一个可视化的结果。最典型的做法就是:用数字和细节将促销计划的四个步骤包装和贯穿起来。

我们以某次具体的促销方案沟通为例:

“赵总,这次‘十一’大促,公司会针对重点客户开展渠道促销,公司要求区域的重点建材市场的重点客户要做配套的终端促销,提高终端的销售人气。”小李进入店内,直述来意。

经销商赵总笑而不语,不置可否。

“促销重在结果而不是形式。这次的方案目标可落实,利润有保障,虽然是促销,不仅不让您亏钱,还保证您能赚钱,甚至比平时赚更多的钱。”

“哦……我倒愿意听听,别说赚钱,只要不亏钱,我就愿意做。”

“赵总,是这样的,咱们这次是针对你店里的爆款产品A进行6折促销,通过爆款产品提高人气。促销就是以量补利,我已经测算过了,如果您投入2000元做活动费用,6折以后,要保证您和平时赚的钱一样多,7天的销量,要从平时的50台增加到120台。这看起来是一项很有挑战的工作。

“怎样才能完成120台的任务呢?门店的自然销售大概是50台。我再找4个大学生,1个大学生1天50元,7天就是1400元。通过让他们在建材市场的大门口派发单页、进店有礼等活动,每天拉10个人进店做考核,少拉1个人扣5元。进店的人按20%的成交率计算,7天就能够完成56台销量,人员落实和培训我负责,这是设计好的单页!”边说边打开电脑让经销商看设计方案。

“我再帮你联系了两个周边500户以上的成熟小区,一个是水榭花城,一个是月亮湾,你知道这两个小区刚入住不久,很多人家里正在装修。到时候你出一个人,我出一个人,我们的人负责给你的员工培训如何进行小区拦截,负责主导现场活动,我们把活动引向社区。这两个小区的物业我都挺熟,原本一天100元的场地费,打折后7天300元,两个小区600元。有1000户人家,即使我们只能拦截一半的用户,即使拦截的用户中只有1/10的人会购买我们的产品,我们还能再增加50台的销量。”边说边把小区物业负责人的名片递给经销商看。

“50台加上56台,再加上50台,合计就是156台。店里人员的考核、市场人员拦截培训、小区推广人员的督查由我统筹、抽检,只要执行到位,120台的预估销量肯定能达到,这是这次促销活动人员的考核、抽查及奖惩方案,你看看。”随手把《××促销行动计划配套跟进方案》递给经销商。

经销商听了这个方案会怎么样?很可能被绕晕了,但是他牢牢记住了“120台的预估销量肯定能达到”这句话。更何况,你一个一个数字地给他分解,钱,虽然是一个数字,但只有听到数字,经销商才能放心。

在和经销商沟通促销方案时,一是用数字和细节进行方案佐证,会让经销商觉得你真替他算过账;二是学会从目标测算到目标分解,再到行动计划,再到稽核措施,一以贯之,一气呵成,会让经销商认为你思维清晰、逻辑正确,你是真想明白了才会说得明白。至于促销目标导出的具体方法和促销计划的分解,在《用数字解放营销人》《用数字解放营销人2》两本书中均有详细介绍。

远处有目标,近处有行动,后面有稽核,建立经销商对你的信任才是促销方案得到经销商支持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