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基于社群运营管理模型来明确社群活动目的,是属于战略层面;那想要打造高质量的社群活动,确保每一场活动都能实现运营目标,则需要更进一步来对目标进行拆解,它属于战术层面,是为了让社群活动能够更好、更有效地落地执行。
更具体一点,社群活动目标的拆解,其实就是把社群活动的目的具体量化,成为一个可以被衡量的具体指标数据。例如社群引流为目的的活动,则可以具体量化为引流什么类型的用户、需要实现多少数量的目标用户引流;以激活用户为目的的活动,则需要明确什么样的行为标准,可以被判定为用户被有效激活?具体需要激活多少用户?等等。
社群活动目标拆解具体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画出用户关键路径图
不管是哪种类型、是以什么为目的的活动,目标用户都是需要经过一个路径的,而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可能导致用户的流失。所以,我们需要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上设置相应的目标。在具体实操时则是尽可能提高每一步的转化率及减少流失的情况。
比如以引流为目的的社群活动,用户大致上会经过图7-1几个环节。
图7-1以引流为目的的社群活动
比如以销售转化为目的的社群活动,用户大致上会经过图7-2几个环节。
图7-2 以销售转化为目的的社群活动
(二)找出用户路径上,影响目标的关键因素
例如以用户转化为社群活动的最终目标,那么根据公式销售额=客单价×用户数×转化率,其中客单价、用户数、转化率就是影响最终销售额的关键因素。而客单价是固定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提升目标用户数和转化率。
比如以引流为社群活动的目的,那么社群引流规模主要受渠道曝光量、海报文案等影响。
(三)在每个关键路径节点上,对能影响目标的关键因素设置具体的数据指标
举个例子:当我们通过活动需要实现最终销售额5万元的目标,用户完成销售转化,大致路径可以分为获客、激活、留存、变现四个环节。同时销售额根据公式:
销售额=客单价×目标用户数×转化率
因为客单价是固定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提升目标用户数和转化率。我们就可以在每个阶段都设置具体的目标数和转化率。这里的目标设置需要倒推,即从最后一个环节往前推,比如我们从第四步开始往前倒推(假设客单价为300元):
第四步(变现环节):目标流量240,对应的转化率为80%。
第三步(留存环节):目标流量350,对应转化率70%。
第二步(激活环节):目标流量900,对应转化率40%。
第一步(获客环节):目标流量6000,对应转化率15%。
如果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做到每一个环节都完成目标数值,那么实际最终完成的销售额=300×240×80%=57600(元)。
当我们设置完每个阶段的具体数值,就成功地把最终的活动目标以定量的形式拆解了。
在我们设置具体的转化率和目标流量时主要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根据过往所做活动的经验,然后做出数据假设。
第二,如果公司没有过往活动的经验,那就参考行业的平均值,利用第三方工具或者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报告中去获取。
活动目标拆解的好处就是让我们清楚整场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掌握活动整体的进程,对于后期的复盘也会有所帮助。知道哪一步做得不够好需要调整,也能清楚知道想要达到某一节点上的目标需要做什么等。
举个例子:按上面第一步(获客环节)需要有目标流量6000,那么按照正常转化率3%来计算,那么我们这场活动的曝光量就需要达到20万以上的水平,按照目前正常的CPM:50元/1000次来计算,可能就需要1万元左右的广告预算了。
当然,大部分公司基本上对于活动都是抱着能不花钱就不花钱,或者说老板通常都是直接把预算提前规定死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来调整转化率。在有限的预算费用里,想办法提升每个环节的转化率,从而实现活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