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噬嗑卦有了一个整体认识之后,再来看《系辞》这里的引文:“易曰:履校灭趾,无咎”,就比较好理解了。
这是噬嗑卦初九的爻辞。“履校灭趾,无咎”,这是什么意思呢?从整个卦象上来看,初九爻是刚而无位,阳爻就很刚强嘛,但是它处于最低位置,所以是刚而无位。这是比喻一个无位之下人,其性格却很刚强、顽固,绝非善良之辈。那么这样的人,就有犯刑戴镣之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噬嗑卦之主,也就是主刑君子,对于这样的人,就要惩戒其于为恶之初,在他刚刚有点犯罪苗头冒出来的时候,就要对他进行坚决惩戒,使他不能继续作恶。“履校灭趾”,履是动词,指拖曳;校就是刑具。履校灭趾,就是一个人脚上拖着个刑具,把脚趾头都盖住了。无咎,为什么无咎呢?因为这是个小事情,刚刚只带了个脚镣,不是犯大罪,所以没有什么大问题。
下一句“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就是对噬嗑卦初九爻辞而作的引申和发挥。
所谓小人,并不是真正的坏人,而是指一般自私自利,同时又没有头脑,喜欢跟风撵趟子这些人。你不能说他是坏人,但是可以说他是小人。看这个房地产业热起来,有利可图了,乱哄哄地都跟着去买房子;股票热起来了,又乱哄哄一窝蜂跟着去买股票。当然现在的国学热起来了,很多人又一窝蜂去撵国学,当然,学国学是个好事情,这个风是跟对了。为什么呢?因为通过对国学的学习,你能够由小进大啊,可以由一个小人慢慢变成一个大人。但是你跟其它追逐利益的风,未必就能如此。小人,实际上就是指一般缺乏信念、唯利是图的普通人。为什么现在小人那么多?理性一些来看,跟这个时代的风气有很大的关系。古人说“笑贫不笑娼”,那是对一个社会很严厉的批判,现在的社会风气就有这种感觉啊!大家都不去管礼义廉耻这些事了,为了财色、为了利益,什么弄虚作假的事都敢做。这些就是小人的所作所为。
在这里,《系辞》作者就借孔夫子之口,对小人的形象进行了一个生动的描画,把小人的嘴脸全都画出来了。“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这些句子很直白,好像大家一张口,这几句也就这么念过去了,但仔细分析起来,就有点触目惊心了。
“不耻不仁”,小人对于“不仁”这样的恶劣品行,那是没有羞耻感的。仁者爱人嘛,不仁,就是没有同情心,失去了慈悲怜悯之心,那是很危险的。我们看鲁迅的小说,他写当时的情况,普通的老百姓喜欢看杀人,大家围在刑场上,脖子都伸到最长,像鸭子一样伸长脖子围在那里,看日本兵杀自己的同胞。所以鲁迅很悲哀,他看到这些现象,就觉得是国民性出了问题,所以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些人真是很悲哀,他们本身就是不幸的人,但是他们又不争气。在《药》这篇小说里面,大家也都看到过,老百姓为了治自己家里头娃娃的痨病,就拿着碗跑到刑场上去等砍头。犯人的脑袋刚刚一砍下来,血直冒,他就拿着馒头去蘸,蘸了回去给娃娃吃,说能治病。他就不知道被砍头的是革命者,是为了老百姓不再受苦,为了帮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了推翻压榨老百姓的残暴政府、残酷制度才被砍头的!
所以,“不耻不仁”这几句,读起来确实很平淡就过去了,但如果真正是仔细分析起来,仔细把中国历史上的事情和文学作品中描写的情节拿来对照,确实是触目惊心的事情!如果社会普遍对“不耻不仁”这样的事漠视乃至放纵的话,确实就非常危险了。
“不畏不义”,同样也是如此。小人对于不义这样的事情,他是不会畏惧的。不义实际上很可怕啊!对于古人来说,如果遇到不义的时代,那命运就会非常悲惨!所以,中国的传统就是要提倡见义勇为,真正遇到事情要有义不容辞的信念。古代对见义勇为的人,都称之为“义士”,这是很尊敬的称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