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愤是《韩非子》中的名篇,所谓孤愤,指无党与、一心为公,其见同者寡,故其材难施其用也,故韩非为此而有孤愤。一篇《孤愤》不足以抒发韩非子愤懑心情,他又另写一篇《和氏》,有卞和得绝玉,献两代楚王,皆不识,且刑卞和,卞和抱玉泣于荆山,卞和之情,即孤愤也。
韩非为信仰法术者难容于朝,而亏法以利私的“重人”却得势居位鸣不平。韩非详细分析了这两种人的本质区别(一为公,一为私),剖析了“重人”之如何得势、如何害国,以及信仰法治者如何处于劣势、不得申用的原因。最后指出法术之士不用,“重人”大行其道,乃亡国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