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时光飞逝,遥记大学时光历历在目,转眼已经工作了十年了,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医药零售事业。十年来,有太多的话语想说,总结之后,结合市场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以及本人所在公司成功的处方药零售市场经验,把自己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在提笔写书的时候,刚刚拿到了工商管理硕士的研究生毕业证,在写作硕士论文的时候,通过把自己所学到的管理学知识和自己十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在取得了学术成果的之际,稍有点沾沾自喜,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十年的工作经验,何不再进行总结和提炼,完成自己一个小小的梦想,写一本书出来。
处方药在医药行业的零售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2010-2014年,药店渠道处方药的平均销售占比在32%以上,与OTC基本持平,随着医改的推进,此占比在逐年提高。世界最大的制药公司辉瑞在2012年的时候,处方药的零售市场中八个产品的规模近10亿元。2015年正大天晴药业主要的三大产品的零售市场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规模达到了12亿元。虽然单个公司的成绩仅仅是冰山一角,不能代表行业的发展,但是说明在市场格局的变化中,零售市场的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得大家越来越重视零售市场这块诱人的大蛋糕。
本人参考了深度分销的理论研究,结合处方药零售的现状,认为处方药的零售市场主要是做覆盖面的工作,书中会做详细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末,“深度分销”的概念在我国出现,最早见于三得利啤酒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成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资啤酒厂,一时间“终端为王”、“渠道扁平化”“自建营销网络”等盛极一时,尤其是在快速消费品行业,而深度分销的理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相关的理论和发表的文献较少,且实际应用的研究不多,尤其是针对医药行业的深度分销,鲜有成型的理论体系研究。而在实践上,深度分销更多的停留在探索阶段,虽然一些企业己经具有了深度分销的思路,但是实际运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本文是笔者站在处方药生产厂家的视角,结合十年的处方药等级医院以外的零售市场的营销经验。本人认为医药营销的3.0时代以及到来,需要掌握的下面的三个关键点:第一是持续与广阔,通过学术推广是最佳的可以持续的做法;第二是安全与规范,也就是倡导的合规营销;第三是推广模式的改变,从交际为主的方式向以学术推广的方式转变来做好医药营销。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感谢博瑞森图书的张本心总经理和编辑李俊丽。本书即是本人工作十年的结晶,也是所在企业成功的经验分享。在国家医改红红火火,医药行业人都对零售市场这块大蛋糕蠢蠢欲动之际,希望能够在完成自己出本书的心愿的同时,能够把自己十年来对处方药零售市场的经验和更多的同行朋友分享。书中的观点仅代表本人个人的观点,如有得罪之处,以及不足之处,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