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业务规模扩张,出现业务超前,体系滞后,体系不能支持业务进一步扩张,甚至老客户开始投诉产品与服务质量问题,企业意识到管理重要性,启动体系建设工作,企业制度流程越来越多,形式上越来越规范。但是,企业体系缺乏顶层设计,以单个的问题为导向,依赖点问题与点对标,缺乏战略与价值观牵引,各自为政,碎片化进行体系建设,导致制度缺乏兼容性、全局性、整体性,相互之间打架,制度不断打补丁,不断推倒重来,难以形成系统。
基于“问题导向”的体系建设,制度越来越多,员工却抱怨不如以前效率高,华为初期也遇到类似“纠结”,在1999年之前,华为开始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请咨询机构进行了全面诊断:
• 缺乏前瞻的的客户需求关注,反复做无用功,浪费资源,造成高成本。
• 没有跨部门的结构化流程,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流程,但部门流程之间是靠人工衔接,运作过程割裂,沟通成本非常高。
• 组织上存在本位主义,沉重部门墙,各自为政,造成内耗。
• 专业技能不足,作业不规范,依赖英雄,英雄的成功难以复制
• 项目计划无效,项目实施混乱,无变更控制,版本泛滥
• 文化故步自封,以自我为中心
面对这些情况,华为引进IBM做集成产品开发IPD变革。
解决方向:基于顶层诊断与设计,企业需要从整体角度建立体系大厦,实现企业由“经验成长”到“体系可复制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