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类渠道的价值与作用

白酒黄金十年过后,大众酒成为众品牌纷纷争食的价格带。这里就以大众酒为例,来选出五类常见渠道进行分析。

1.餐饮渠道:培育消费者的视觉和味觉

大众酒的餐饮渠道特指B-、C、D类餐饮,此种餐饮店数量众多,以大排档的形式出现较多,部分餐饮为特色餐饮。虽然自带酒水,但大部分聚饮仍在餐饮渠道完成,小餐饮仍是大众酒消费的主场所。所以,餐饮渠道在产品上市期间,能够全方位培育消费者。

在餐饮店内,对酒店常客或者目标消费者进行免费品尝和赠饮活动。由餐饮业务人员或者促销员负责,选择其中的火爆店,晚餐的时候,在不同的餐饮店进行免费品尝活动,具体标准自定。

根据价格体系和竞争对手的情况,比畅销产品的盖费要高出一个档次,提高餐饮店老板的积极性。除个别餐饮终端外,不建议在餐饮终端投放专职促销员(更多是临时性的,负责上市初期终端活动的开展),促销员可负责多家店,降低成本。整体来说,餐饮的销量不大,单店的效益很难支付其工资。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酒价位白酒在餐饮店的价格与外面的价格相差不大,所以,不少消费者选择在店内购买消费,餐饮店仍有一定的销量。

2.流通渠道:宣传阵地、销量阵地和活动阵地

此处的流通渠道含烟酒店、社区超市、副食店等销售终端。流通店对于大众酒来说,不仅是产品推广阵地,还是销量实现阵地。选择部分核心领袖型终端建设为标杆终端,进行新产品培育、动销驱动,是非常可取的渠道启动方式。

不过,在流通终端开展的消费者促销活动,只要产品上没有明确标明的活动,很容易被终端截留。所以,但凡开展消费者促销活动,最好全部贴上箱贴与盒贴,以及店内外宣传告知,向消费者明确传达促销信息,提高消费者购买积极性,同时又能防止终端截留。

大众酒白酒在流通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提高烟酒店老板的主推积极性;二是对目标消费者进行消费培育。

第一,提高流通店老板的积极性。

主要通过提高单店的利润实现。铺市的过程中,根据品牌的知名度、经销商的网络能力等,制定不同的铺市标准。若母品牌知名度高,经销商实力强,则可以通过设立坎级返利或者包量返利的形式,与流通陈列一起捆绑,与流通店老板进行进店谈判。若品牌知名度不高,或者经销商实力较弱,则可以先通过陈列进店,或者通过买赠进店,包括买酒赠其他奖品,如店老板能够使用的家电、电子产品等,也可以是本品。另外,也可以通过组织小额度的进店组合,配合买赠活动,降低店老板的进货成本。

第二,目标消费者培育。

主要通过店老板对消费者进行培育,如每月奖励烟酒店固定的品鉴用酒,用于其熟客品鉴,或向核心消费者赠酒。也可以确定核心店之后,组织促销员,每周在核心店进行巡回服务,对来店的客人进行免费品鉴,通过此种形式,提高目标消费者对酒品的认知,促进购买。

因此,流通进店的政策可以统归为几类:返利(坎级返利或包量返利)/铺市政策、陈列政策、品鉴酒、宴席奖励等。在与流通店谈判时,将此类政策统一打包,提高政策的吸引力。同时,因为其中有不可变现的奖品或者延时性兑换的奖励,终端不易变现。

3.商超渠道:畅销期节假日走量和氛围热炒

在上市初期,商超渠道的作用更多地表现为价格标杆和形象展示。商超最有效的促销形式为买一赠一,更多地是针对格斗产品,不适合战略产品。所以,上市初期,商超发挥的作用不大。

产品畅销之后,通过节假日的买赠活动,提升产品在商超的销售氛围。此处的买赠活动可以是买大赠小、买酒赠其他东西,切忌做“买一赠一”。

在商超搭建地堆,储物柜、电梯等处投放产品广告,大量布置吊旗等节日宣传物料,烘托产品的销售氛围,让更多消费者在节假日感受到产品的品牌氛围。

所以,在上市初期,商超更多是价格标杆的作用;在畅销之后,通过节假日的销售和氛围热炒,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销售热度。

4.公关团购:核心消费者培育

大众酒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为社会大众,主要是以血缘、业缘、趣缘和地缘形成的一个个小的团体。在这些团体中,总有一部分人,他们是族长(或类似族长职责)、企业领导、发烧友组织者、社区委员会负责人,这部分人是这些团体的意见领袖,能够带动周边人的消费。这部分人渴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他们的培育成本普遍较低,有的不过是两瓶酒而已。通过给予他们尊重,将他们变成企业的粉丝型消费者,成为企业产品的忠实消费者。

如小区社区群,每个群里都有几个活跃分子,他们时常传播本小区和其他小区的情况,组织小区活动。同时,他们还加入了一个QQ群,里面全是各个小区的群主。这群人不定期聚会、培训,在群里讨论问题,将部分问题传回各自群里讨论。如果对这些人进行培育,由他们在群里号召,协助厂家做社区活动的宣传,赠送品尝用酒,培育他们为高人一等的消费者,让他们成为企业产品的代言人,并带动周边的人购买企业的产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此类消费者,比如农村的族长或者村官,各个发烧友群、协会、团体的负责人等,将这部分有威信的人培育为企业的消费者,然后通过他们在各自所属的群里进行宣传,带动消费,配合企业其他品牌宣传和渠道活动,加快消费者的培育。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里列举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消费者,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部分某类群体进行培育,将资源聚焦,培育某类群体成为其粉丝。未来白酒竞争的成败,不在于消费者多广,而在于粉丝型消费者的多少(品牌忠诚度高)。业缘、趣缘、地缘、血缘中的核心群体成为企业的粉丝型消费者。

5.宴席渠道

上市初期摆赠桌,产品流行大礼包、婚宴主题性促销,激发终端销售的积极性。产品上市初期,摆桌活动的效果最好;产品流行之后,大礼包的促销方式或者婚宴主题性促销的效果更好。比如烟酒店、酒店、喜糖铺子表现出较强的销售或者品牌建设能力。

摆桌,现在流行“一桌赠一瓶”的婚宴促销方式。执行要点为:必须购买本品作为婚宴用酒,赠送的白酒必须为光瓶酒。部分区域婚宴用酒基本为1瓶。用“每桌赠一瓶”的方式,让消费者降低产品购买成本,促进消费者购买;通过赠送光瓶酒,让消费者品尝新产品,培育消费者的口感。因此,在产品上市初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既可以提高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又能培育消费者的口感。

婚宴摆桌的促销形式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有很大偏差,甚至会导致产品乱价。政策配发到终端之后,很多终端不会主动向消费者宣传,而是将产品藏起来,作为其利润的一个来源(光瓶酒也可以卖)。如洋河在苏州推行此种方式的时候,曾有终端这样向消费者宣传:洋河梦之蓝M3买一瓶送一瓶,价格只有300多元,又有面子又便宜。因此,要对终端老板进行培训,赠品就是赠品,坚持价格的刚性。

产品流行之后,此种方式的费用大增,效果也大打折扣。此时可转换为两种形式:婚宴大礼包或者婚宴主题性消费者促销。

婚宴大礼包主要包括:香烟、葡萄酒、饮料、迎宾簿、礼品簿、请柬、胸花等,这些东西可以单独装礼包,也可以多个组合装礼包。这些东西均为婚宴必需品,花费不大,但是购买零散,通过大礼包的形式,帮助消费者解决零散购买的后顾之忧。

婚宴主题性消费者促销,主要是以婚宴大奖作为引爆点,吸引消费者购买和消费。如泸州老窖的“幸福起航系列”活动,以“马尔代夫幸福之旅”作为大奖吸引点,吸引消费者购买。此类促销活动的关键为:大奖必须对消费者极具诱惑性,像马尔代夫就是很多年轻人蜜月必去之地;必须有大奖爆出,让消费者相信,只要购买,幸运之神就会降落到自己身上。

烟酒店渠道和喜糖铺子是宴席的销售终端,消费者去此地的目标明确,购买白酒、香烟、喜糖,捆绑销售反而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只要价钱合适,他们很快会与终端达成交易。所以,此时的喜糖铺子是作为单一的烟酒店终端运作。

酒店是宴席预定场所,消费者去预定饭菜的时候,如果白酒价格合适,消费者也会有兴趣购买。这三个渠道的关键点在于激发其积极性:一是充足的产品的利润,让他们动力十足地推销企业的产品;二是针对婚宴消费者的婚宴政策配备到终端的同时,如果其主动推介企业的产品,对其有额外奖励。

山东某经销商在运作婚宴酒的时候,制定了政策:购买20箱以上某种产品,赠送价值高于其三倍的产品两瓶;购买20箱以上的某种产品,可享受18项服务大礼包,包括赠送签到簿、礼品簿、胸花、婚车等服务;对于主动推介的终端,则额外奖励销售的产品两瓶(产品由总经销商出货,但是差价给终端);额外制定年底抽奖。通过这种复合的婚宴政策,既对消费者有吸引力,又激发了终端的积极性,一年基本能做1000组婚宴,换算成产品就是20000件以上。

宴席渠道除了婚宴之外,还有生日宴、升学宴、升迁、搬迁等宴席,这些宴席都可以借鉴婚宴的操作手法。

上述五类渠道,只是为了让大家更加详细和系统地了解各个渠道,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渠道状况、资源配置、组织队伍和品牌概况等实际情况,选择性地进行渠道突破。

需要提醒的是,不能单纯地制定政策,在烟酒店、分销等渠道完成铺货,就幻想产品会自然而然地动销。在设计渠道组合时,要考虑消费渠道的配合,同时在终端开展消费者培育工作、产品推广工作,实现产品的动销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