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司对新产品寄予厚望时,通常会举办一场精心准备的新品发布会。当要推进一个新的项目时,公司会组建项目组,并向合作商展示路演方案。
那么,如何让新品发布会和项目的演示进展顺利呢?失败的商务演示,各有各的缺点。成功的商务呈现,都遵循5条铁律。
一、让演示成为主角
一旦演示开始,你便从属于演示。记住,你不是焦点,你的内容才是焦点。乔布斯在苹果发布会的现场,他想听众关注的绝不是他的胡子,也不是他的牛仔裤。发布会的中心,永远只有产品。一切都是为演示服务。
从来没有一场演示,能够像放电影一样,把产品PPT导入到电子显示屏,大家安静地观看,两个小时后,大家开始现场购买,或者签订经销商协议。任何一场路演,都需要一个灵魂人物来担当演示的主角,比如苹果的乔布斯,小米的雷军。路演现场的演示,要像纪录片一样,把产品和服务解说得完整翔实,不要含糊不清,不要即兴发挥。
二、“一个”和“简单”
(一)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解决多个问题
成熟的演示者,从来不奢望在30分钟的演示中解决所有问题。
遗憾的是,我们有一种惯性,面对听众,总有一种兴奋,我要告诉他们这个,我还要告诉他们这个。对了,还有这个问题需要解决……
要想演示成功,记住最底层的逻辑:解决一个问题。你唯一要做到是,把这个问题找到。聚焦,再聚焦,最好提炼成一个关键词。实在不行,提炼出一个观点。然后你要做的就是发散,围绕这个树根,长出树干。
(二)结构越简单越好,而不是越复杂越好
你去翻看历史上所有有名的演讲,结构都非常简单。要么是经典的总分总,要么是气势逼人的排比。要么是过去——现在——未来,要么是三个关键词的要素型结构。
复杂的结构容易把人绕晕。结构越简单,说明演示者对方案的主题和观点把握越精准。
在演示现场,你需要做的是,让听众快速跟上主题的节奏,对方案产生兴趣。而不是看到第二部分,还在思考刚才第一部分讲了什么。
简单就是美观,逻辑清晰就是可视化
PPT的美观不是图表的堆砌,更不是炫酷的动画。
根据演示的需要,把观点在显眼的位置呈现出来,把关键信息在PPT页面上简洁表达出来,这就是美观。
法则3:听众(读者)优先
所有教你撰写商务路演方案的书籍都会讲一个观点:听众(读者)优先。不管是“以读者还是听众为中心”,还是“为什么说,对谁说”,都是强调方案要站在受众的立场。
这个原则很简单,就是把受众放在心上。
写完一篇项目计划书,或者一份路演策划书,你可以问自己:听众了解我在说什么吗?他懂我说的这些专业术语吗?我的文案有没有告诉他中心论点?如果我是听众,我自己能够听懂这段演示吗?我能够说服自己购买这个产品吗?
有一个重要的写作技巧,可以保证受众优先,那就是“受众导向写作”。
举个例子:
学会“受众导向写作”,将会大大提升我们受众优先的写作能力。
路演现场演示的时候,多用“你”,会让听众有更多的代入感,身临其境。即使他不是公司的员工,没有参与产品研发,一句亲切的“当这个亮点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在想什么?你认为我们付出了什么努力?”让他们觉得亲自参与了研发。通过一个个“你”的表述,让现场的听众感觉到,好像台上演示的是他,这种暗示,让他们购买你正在展示的产品或者同意你正在陈述的观点。
法则4:学会把握演示的节奏
路演是与环境和听众的互动。演示者要根据现场情况,随时进行内容和节奏的调整。这个时候,节奏感很重要。节奏是由重复、强调、停顿构成的。在路演中,什么时候停顿、什么时候变换语气、什么时候要加大音量、什么时候适合提问、加快放慢语速,都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
路演文案,需要多设计一些公司或品牌的光辉时刻、失意时刻,让听众能够产生共鸣的笑点、泪点,多设计一些互动点、转折点、沉默点,演示这些关键点的时候,需要巧妙把握节奏,如同唱歌和跳舞,节奏把握好,就让自己和别人感受到舒适和美感,听众会立刻get到路演的关键点。
法则5: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
墨菲定律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演示者。“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必定会出错。”在演示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有后备计划。丘吉尔曾说:if you fail to prepare,you prepare to fail。如果你准备不充分,那就准备失败吧。
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革命性产品iphone,乔布斯的演示从容自然、风趣幽默,赢得了满堂喝彩,而有一位演讲嘉宾的表现却很糟糕,辛格东公司的CEO斯坦西格曼,他在演讲的时候双手插兜,语调平淡,甚至拿出演讲稿整整读了6分钟。乔布斯的每一场发布会都要准备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内容大多是他自己设计的,发布会前,需要2天时间进行现场彩排。在特别技术团队的配合下,反复迭代,反复彩排,直到可以完美呈现。这就是准备与不准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