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从2016年5月到本书成稿的2021年,共有近千位企业管理者从全国各地来到深圳,报着对我的信任参加轻咨询。

所谓的轻咨询,不过是一场2个小时的关于企业发展问题的对话。在互动中,企业管理者和我一起在深圳欢乐海岸一家静谧的茶馆里,一边品茶,一边分析他们的企业遇到的难题。

事后,这些管理者给我反馈,这样的咨询给他们带来了很高的价值,具体如下:

给了他们一个思考的方向。

专门抽出2个小时,静下心来,了解自己和公司发展的更多可能性,是管理者难得的机会。

能帮他们找到问题发生的因,而非简单地解决症状。

企业问题的症状是繁复多变的,而造成这些“症状”的原因往往是简单的。轻咨询活动中,企业管理者和我一起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之后,他们便可对症下药,一次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出现问题的企业,其管理者几乎一定会有自己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并非单凭“格局”二字可以解释的。格局不够,是对企业管理者一句特别笼统、总是正确的评价。但这样的评价,并不能解决问题。得到了“格局不够”评价的管理者,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来提升自己的格局。究竟他们是该从思想上还是行为上,抑或是企业环境上着手改善?

而轻咨询能让他们充分了解,究竟自己有哪些方面的局限性,该如何改善。这样,就像一些笼统的概念,变成可执行的企业管理制度,从而在行为、思想两个方面给管理者带来提升。

通过质疑他们的观点,让企业管理者发现新的观点。

对新观点的接受,往往因为个人主观性太强而遇到很多潜在的、不可描述的抵制。企业管理者往往非常清楚自己的某种行为和思想造成的后果,但无法接受一个能改变的新观点。

有时候,他们表面上接受了某个观点,但心里仍然会抵触它。这直接导致了行为上的“固守己见”。

而员工正是通过观察管理者的行为来理解他们的思想。一旦员工观察到管理者在行为上没有任何改善,就根本不相信管理者真正地接受了新观点。

这样的企业无法上下一心,达成变革的目标。

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些方法论。

管理学、领导力、商业模式、战略和品牌都有一定的技术成分。除了掌握概念,部分管理者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模型,来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

本书从近千个案例中,精心筛选出20个咨询案例。为管理者扫清一些基本的技术障碍,助管理者早日成为管理、领导、战略艺术家。

同时,如果你是一名咨询顾问,通过阅读此书,也能够深入了解,一场成功的咨询活动绝不仅仅是对管理知识技术性的解释。它涉及对话的奥秘、客户的心理状态分析、领导力和对企业管理者的启发。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你提供的咨询服务才会真正地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价值,从而获得他们的信任,取得持续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