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薪酬激励

监事的薪酬结构一般与董事的薪酬结构相似,但为了保证监事的独立性,监事的薪酬往往不与公司业绩挂钩,监事持有的公司股票应该为长期投资。总体来讲,监事薪酬结构原则如下。

1)监事的薪酬要不与公司业绩挂钩。

2)监事持有公司股票应该为长期投资。

3)对监事激励程度,要参照董事薪酬结构比例,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平衡。

4)监事薪酬原则上由股东大会审议决定,但实际中,一般由董事会薪酬委员会统一规划、设计,将薪酬方案上报股东大会,由股东大会做出最后决议。

(七)监事薪酬结构

关于监事薪酬结构设计方案请参照董事的薪酬结构。

财务人员外派的形式和外派财务人员的管理

财务人员委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财务监事外派,二是财务主管外派。具体采取哪种委派的形式,主要根据母子公司的构成关系而定。如表11-1所示。

 

11-1 财务委派形式

 

 

母子公司的构成关系

资本型公司

上市公司或大型股份公司

事业部式

职能式

财务外派形式

财务总监外派

财务主管外派

 

财务监事外派方式主要适用于资本型、混合型上市公司,或子下属企业为大型股份公司的混合型母子公司关系的组织管理形式。

财务主管外派方式主要适用于一般混合型母子公司组织管理形式。

(一)外派财务人员的任职资格
1.职业道德

财务人员要认同自己的专业,乐于从事本职工作,具有公平、公正、明辨是非的职业品德,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具有敬业和奉献精神。

2.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由于财务管理涉及企业所有相关利益者,是企业管理的枢纽,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内外部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3.职业素质

财务管理是技术专业化很强的部门,不仅要具有财务、会计、税收、金融、审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具有专业化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职业化素质,才能准确预防、及时有效判断和处理相关事件或紧急事件,从而规避财务风险。

4.管理创新能力

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财务信息化的革命,所以财务管理技术创新、财务管理制度创新、财务管理方法创新,以及财务信息传输手段创新是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5.学习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变革速度的加快,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财务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也在不断提高和创新,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外派财务人员职权
1.外派财务总监

财务总监外派是指企业集团作为下属企业的所有者或主要出资人,向下属企业派出财务总监,专门履行企业集团对下属企业财务活动进行检查与控制职能的财务人员控制制度。其主要职责如下。

1)检查、监督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政策,特别是财务政策是否符合母公司的总体政策与目标,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2)检查子公司所做出的涉及母公司所有权利益,以及母公司总体政策、目标或章程的重大财务决策是否通过母公司领导行使批准否决权。

3)对子公司存在重大缺陷的决策项目,有权要求子公司重新论证并进行复议,

4)对董事或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母公司政策、目标或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一旦发现子公司董事或经营者的行为损害子公司或母公司利益时,应责令其立即纠正。

5)行使对子公司重大的例外事件的决策处置权。

6)母公司赋予的其他监督权。

2.外派财务主管

财务主管外派是指企业集团作为下属企业的所有者或主要出资人,向下属企业派出财务主管,由下属企业的董事会聘任。财务主管外派对子公司而言,实际上是双重身份,一是作为母公司经营者的代表,二是承担子公司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或总会计师的职责。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母公司的财务目标、财务管理政策、财务管理制度、章程。

2)对子公司的决策项目、决策行为进行监督控制。

3)对子公司重大缺陷、偏离、违背以至损害母公司总体目标和利益的决策行为,有权提出重新论证并进行复议。

4)负责建立健全子公司的各项财务控制体系。

5)协助子公司经营者做好各项重大财务决策。

3.财务总监外派与财务主管外派对比分析

财务总监外派与财务主管外派各有利弊,主要根据企业集团的构成关系酌情选择,其特点、适用情况如表11-2所示。

 

11-2 财务总监外派与财务主管外派对比分析表

 

 

特点

优点

缺点

适用情况

财务总监外派

进行宏观管理,参与董事会重大的财务决策

定期监督检查、宏观指导,重点是事前和事后管理

财务总监易与子公司管理层工作发生冲突,财务总监不属于子公司管理层,对其难以考核

财务型、战略型及混合型上市子公司或大型股份公司混合型子公司

财务主管外派

体现财务决策机制;进行微观管理,参与经营层的日常经营管理

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参与全过程管理

由于财务主管处于双重身份:一是角色难以平衡,二是业绩难以考核

操作型或战略型管理模式

(三)外派财务人员激励与约束

每半年或一年需要对下属企业董事评估一次,也可聘请社会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评估要点如下。

1.外派财务总监

1)是否称职?是否履行职责?

2)是否具有财务独立监督权?业务的宏观指导权?

3)对子公司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融投资、财务管理、财务风险管理、税务等方面的贡献?

4)是否严格执行母公司的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管理制度?

5)是否具有新技术应用能力?

6)是否具有管理创新能力?

7)是否具有业务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2.财务主管绩效评估要素

1)是否称职?是否履行职责?

2)是否具备业务技能和学习创新能力?

3)是否严格执行了母公司的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融投资、财务管理、财务风险管理、税务管理等规章制度?

4)是否帮助子公司建立了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实施效果是否明显?

5)是否具有新技术应用能力?

6)是否具有管理创新能力?

7)是否满足业务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3.激励

1)固定年薪。

基本年薪的初始核定以工作评价、人才市场价格、公司人力资源政策为基础,按月平均发放。

2)效益年薪。

在年度工作结束后,根据考核评价结果核定,从次年初分批发放。

3)股权激励。

主要将外派财务人员的薪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市场价值挂钩,促进外派财务人员更加努力工作,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考虑。

3)福利与保险。

主要指终身健康险、国内外进修、在职消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