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利润大家族

人们常说的“利润”一词,其实是笼统的说法。翻看企业的财务报表,会发现并没有一个完全对应的项目叫做“利润”,利润其实是个大家族,这个家族的成员包括毛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

(一)毛利润

毛利润,俗称毛利,是指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毛利润反映的是商品或服务经过一个经济单位加工转换之后增值的那一部分,增值越大毛利润就越多,说明这个产品的附加值越大。比如,馒头的售价减去面粉、水等材料成本和蒸馒头师傅的工资后就是毛利润。毛利润的公式是: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毛利润可以按单品、商品大类、行业、区域、经济组织等进行计算和考量。产品的毛利润与其科技含量、营销推广、品牌效应、技术工艺、生命周期、运营管理等均有关系,而个人所从事活动的毛利润则与其掌控的资源、平台、见识、经验、筹码、智商、情商、逆商等有着重要关联。比如,苹果公司的毛利润高于富士康,白酒企业的毛利润高于一般机械制造业,投行从业人员的毛利润高于建筑工人。

毛利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利润,只有足够多毛利润,才有可能为费用开支留足空间,从而产生较高营业利润。就像一间房子的空高足够高,在吊顶之后才可能仍然留下较高的空间。提升毛利润的关键在于提高售价和降低成本,如果产品售价因市场竞争而无调整可能,那么降低成本就是唯一途径。一些黑心厂商在材料上大做文章,首先产生的结果就是提高了产品的毛利润。

高额毛利润很多时候并非来自精打细算,而是来自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上世纪80年代的个体户、本世纪初的房地产企业、近20年互联网行业、三年疫情期间的新冠疫苗公司,都在时代的大势下获取了很高的毛利润。除了大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巨变外,在稳定的环境也会呈现一些散布的机会,只不过需要一定的运气和更好的机遇把握能力。

在经济领域之外,高额毛利润很多时候也是来自对特定场景和事物规律的把握。我们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经常看到英雄救美然后获得美人芳心的故事,对英雄来说,美人落难为他提供了获取超额毛利的绝佳机会。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有个养生方法叫做子午流注养生法,它可以让人体与自然界的节律保持一致,从而保持身心的和谐,当人们按这个方法去安排饮食起居时,就会在健康方面获得更大的毛利润。在人际关系方面,聪明的人更善于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也是因为雪中送炭能够在感情函数方面得到高额的毛利润。很多成绩好的学生都更会安排时间,既能把学习学好,还能参与很多其他活动,他其实是在不同时点安排了毛利润产出更高的活动。

(二)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公式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实现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损失)。

营业利润的公式看起来相对复杂一些。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对一般企业来讲涉及较少,因此,我们可以把营业利润简化为毛利润减去税金及附加、三项期间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之差。一个馒头店的毛利润减去店铺租金、机器折旧、人工工资后大致就得到营业利润。若想获取更多营业利润,期间费用的管理就非常重要,例如选择租金较低的店铺、对卖馒头的员工实行提成制工资等。

一个企业即使有着非常高的毛利润,并不代表一定有着同样高的营业利润,所以看到高毛利也要谨慎乐观,医药公司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很多医药公司的毛利率都超过60%,但营业利润率却不高,主要是因为三项期间费用中的销售费用太大。

在取得高毛利的基础上,若要得到高的营业利润,仍然需要苦心经营。救美的英雄虽然一下子俘获了美人的芳心,在爱情函数上取得了一笔非常高的毛利,但如果在后续的交往中不加用心,就可能得到一个不理想的爱情营业利润。一个人平时完全遵照子午流注养生法去安排作息和管理情志,那么就会得到一个较高的健康毛利润,但如果他不注意预防病毒或者根据天气加减衣服,以致出现了资产减值损失,也难以得到一个健康方面营业利润。

有时候,投资收益也是影响营业利润的重要因素。企业可以因为投资收益扭亏为盈,个人也可以因为投资收益一扫心中的阴霾。一位老太太穷苦了大半辈子,儿子娶媳妇和抱孙子是她一生最高兴的两个时候,这是因为投资收益带给她的相对价值很大。

毛利润与营业利润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凡是我们追求更高产出的事情,都应该用心的做好日常活动,而不能因为有好的基础就随意挥霍。生产、生活、政治、经济等几乎所有方面都需要经营,所以就有了经营感情、经营家庭、经营人脉、经营身体、经营国家、经营环境等种种要求。

(三)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包括的内容则有所增加,除了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营业利润外,还包括进了非日常活动带来的利得和损失,其公式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营业外收入(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或损失),前面我们讲到的撞树的兔子就属于营业外收入。

假如流浪狗偷吃了几个馒头,馒头店就会出现“营业外支出”,当日的利润总额就等于营业利润减去被偷吃的馒头的成本。一个人如果除了工资收入还中奖10万元,那么他当年的利润总额中也应该包括这10万元钱。

一个主体在追求某个函数目标的时候,如果通过正常活动没有取得满意的营业利润,那么他还有机会通过利得来挽回局面。一般来讲,对自身经济状况不满意的人更喜欢买彩票,这是希望通过营业外收入这种利得来弥补日常活动创造的营业利润的不足。一名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临近考试了却想考个好成绩,于是试图通过作弊来获取利得,以增加利润总额(总分数)。

利得和损失往往是相生相伴的,在试图通过利得去补充利润的时候,也可能收到的是损失,俗语“偷鸡不成蚀把米”就是这个意思。很多遭受电信诈骗的人就是因为试图获取利得,反而被骗走了钱财。古代有些皇帝平时不注意身体,试图通过服用丹药追求长生不老,却反而因此中毒,缩短了寿命。

(四)净利润

利润总额并不能被经济单位全部拿到,还应拿出一部分所得税上缴国家,剩下的才是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中,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所得税是交纳给国家的,在利润分配中,国家是不请自来的参与者。

在既定条件下,人们追求的是利润家族中的净利润,而不是其他利润,其他利润只是过程,不是结果。因此,所得税的高低也是一个经济单位的重点关注对象,企业关注企业所得税,个人则关注个人所得税。

税收具有强制性,国家从企业的利润中拿走一部分税收,主要是为了社会公共需要,从而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安全环境等,让经济主体能够心无旁骛的追求经营目标。税收实际上是经济主体对周边环境的反哺。税收启发我们要考虑第三方利益和环境友好。一个主体在进行各种活动的时候,要考虑环境这个影响因素。

一个学生在教室大声朗读课文,这种行为对他来讲可能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能够取得较多的学习利润,但却会影响环境,干扰其他同学,那必然会引起周围同学的反感和老师的批评,这种来自环境的负面反馈可以看做是对他征收的税金,将削减他获得的学习利润。

《吕氏春秋》记载,根据鲁国法律,如果鲁人在国外见到同胞沦落为奴隶,只要把这些人赎回来,就可以从国家获得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拒绝了国家的补偿。孔子说:“子贡,你错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孔子另一名学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被救者为表示感谢,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孔子见事细微,深刻体察到了人的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五)边际贡献

广义上讲,边际贡献也可以看作一种利润,它是产品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差额,表达式为: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则是指一个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等于产品的售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其公式为: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以企业为例,边际贡献是产品扣除自身变动成本后给企业所做的贡献,它可以用来补偿固定成本,补偿固定成本后如果还有剩余则形成收益,反之则产生亏损。单位变动成本在一定区间内保持不变,只要产品售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就可以分担一些固定成本,从而在总体上增加企业盈利。如果一件产品售价低于其变动产品,这样的产品生产越多,亏损越大,若要继续生产,则应该有其他安排进行补偿。

近年来很多互联网企业为占领市场,都以烧钱为基本开局套路,动不动就烧掉几十上百亿,这种情况下产品边际贡献很低甚至为负。这类“不划算”的事情往往是为了长期收益或者在其他方面变现,甚至可以通过特定的商业模式,改变传统的“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规律,形成所谓的“羊毛出在狗身上,猪买单”。银行对小额账户收取管理费是由于银行从这类账户获取的收入太低,甚至不足以弥补对其提供金融服务的变动成本,于是需要通过收取账户管理费来增加一点儿收入。

边际贡献对一个主体的行为有着深刻影响,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