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百年的发展,美国联邦公司的并购税制已经成为一套立法价值取向明确、具有可操作和规范指引特征的税法体系。而我国的并购重组业务实践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至今和企业并购相关的税收制度仍然存在很多的空白、漏洞甚至相互矛盾的地方。
因此,具有中美两国企业并购重组税务实践,并且曾参与我国目前相关税法制订的郭垂平先生,希望通过《中国企业并购重组税收指南》一书,研究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并购重组发展历史及其税收制度,并与我国企业并购重组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相关制度演变进行对比分析,给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了详尽的税务指南与相关制度的完善建议。
追根溯源,是作者阐述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税法的思路,也是有效理解我国现行企业并购重组税收制度的方式。本书认为,美国并购重组业务的繁荣和消沉周期总是与一定的宏观经济周期相吻合,其相关政府管制和制度安排也同样随之变化,这都体现了美国自由市场和产业发展的特点。
但反观我国,由于特殊国情,一直以来,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理解我国企业并购税制的发展必须要以国企改革为出发点,同时在作者看来,我国现行的企业并购重组税制仍然保留着国企行政监管的烙印,必须对相关制度予以市场化改革,才能更加高效地起到推进我国产业整合及振兴规划的作用。
目光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来回穿梭,是作者深刻剖析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税收制度的主要方法。制度是实践高度理论化和抽象化的表现形式,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理解企业并购重组税务基本制度概念出发,是在并购重组中运用相关税收规定的基石。因此,本书以美国税法典为基础,从税务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并购交易的基本形式、交易结构及经济实质,同时也总结了我国基于税务规定的不同交易结构及类型。
通过对比分析,作者认为,我国对并购交易的类型划分不科学、逻辑不严谨,仍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间。但是无论如何,本书对我国并购重组税收框架的梳理,对并购重组税收基本原则的分析,为实现并购重组业务税收利益最大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法规分析和案例导读的结合,是作者为企业并购重组相关人士提供指引最有效的指南针。若只分析并购重组税务的法条,会使本已极其复杂的税法更加难以理解;若只列举法条而不分析,仅以案例予以说明,同样会让读者对案例的前因后果感到糊涂。而本书将两者充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简单、清晰又有条理地对法条进行了分析,同时也以案例的形式,对法条的适用及其在实际运用、变通进行了充分深入的阐释,使得本书摆脱了法律条文的枯燥乏味及案例的简单堆砌,变得十分务实。
美中不足的是,本书成书于2013年,因此并没有对其后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并购基金中出现的相关税收问题进行前瞻性的阐述,而且主要以企业所得税的相关处理为主要内容,并没有细致地分析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其他税收问题。但本书以“授人以渔”代替了“授人以鱼”,通过对企业并购重组税务溯本求源及理论与实践、法规与案例相结合的解析模式,给读者们提供了理解和运用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税收规定的逻辑思考框架和宝贵的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