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善悟才能走得更远

经常有人说,某人头脑灵活、反应极快、悟性很高,是写材料的“苗子”。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写材料离不开需要悟性。悟性,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这种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东西,又称为直觉力或洞察力,它能直接地把握整体并洞察到正确的东西。

那么,如何培养和提升“悟性”?

1.以积极的心态主动观察和学习

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敲。”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观察和学习,稍加点拨就能心领神会。一方面快速接受新生事物、吸纳前沿新知,学到的东西能及时消化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另一方面善于从细节之中捕捉关键信息,并为我所用。决不能神情呆滞、反应迟钝,拨一下动一下,甚至交代三番四次还弄不明白。

2.“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领导最不喜欢的就是一个人屡教不改、总是重蹈覆辙。那么,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就是不善于总结反思。如果说经验是黄金,那么教训就是钻石。只有不断总结反思,才能让每一次写作都较过去有新的提高,才能一次次不断接近领导的想法。

3.善于和敢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有一次和朋友交流,他说他们单位有个新进的高学历同事,不满工作安排,才干几天就辞职了,原因是每天做的是来文登记的工作,他认为这是简单重复的事务性工作,太缺乏创造性。在我看来,只要善于用心,每一项工作都可以创造性地开展,在平淡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一样的成绩,这就需要耐得住寂寞。

总之,写好文稿,只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和执着还不够,还需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一提就懂、一点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