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干系人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管理好项目的干系人。识别管理干系人,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为项目管理就是管人,而管人就是管理好干系人的期望。

与干系人有效互动和敏捷方法,两者有着割舍不下的关系。请大家看看敏捷宣言里其中一句话:“客户合作高于合同谈判。”这说的不正是这个问题吗?顾问马丁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我们需要积极主动的让干系人也参与进来,并一起为达成项目成功和客户满意度作出应有的贡献。另外,我们还需要与客户一起共同应对变化,达成双方的目标。”

干系人的范围很广,指与项目产生一切关联关系的人,包括团队内部和团队外部,团队成员、公司领导、项目关联方、外部供应商、客户等都算是干系人。

比如要推动菜多多的项目,我们需要推动所有项目干系人达成项目目标。在项目进入运营期间,我们也需要让用户参与过来,作为我们的核心干系人参与项目的反馈,便于我们更好地优化产品。

有效互动怎么实现呢?通过以下三点:

(1)干系人会对项目产生影响,同时产生影响的还有项目的绩效和最终产出的项目成果。比如菜多多的新功能一旦推出,用户的使用频率可以直接说明这次项目绩效或成果的好坏。使用频率不高的功能,对于用户来说,价值也许并不大。反之,对用户来说可能价值很大。

(2)项目团队,通过与干系人的互助,比如更频繁的迭代验收,更加紧密的需求调研,来为干系人进行服务。比如游戏中的新玩法在作出Demo之后,会邀请用户来体验中心进行体验,用户会觉得受到了尊重,我们非常尊重用户的意见,用户也更乐于参与我们的项目。

(3)干系人的加入,更加有利于项目主动地推进我们的价值交付,说得直白一点,会让我们的交付更有价值。把用户拉进我们的项目组,随时倾听用户的想法,并作出改善,是我们取得价值的关键。

这里提到的干系人,其实和PMBOK 第六版的干系人不是一个概念,干系人通常指的是个人,但干系人并不仅仅是指个人,他也有可能会指某个团队或者组织,要按照实际的场景进行代入思考。

为什么要强调干系人呢?因为他可以对我们产生高达11个方面的影响,如图11-9所示。

图1-9 干系人的影响

(1)项目范围:他们通常在项目过程中增加或修改需求,造成项目延期。比如乙方正在做项目,甲方硬插入了一个新需求,并且新需求的优先级非常高,又要求不能删除原来的需求,这样让乙方非常为难。所以,作为乙方,我们需要管理好甲方的期望。

(2)项目时间:有时候,他们觉得项目进度需要加快的时候,会压缩项目时间,或者延长项目时间(这种概率较小)。单纯压缩项目时间通常会造成项目出现质量问题。这种场景一般会出现在老板身上。比如在项目经理估算完项目工期后,有些老板会在工期上直接打折,有时甚至将项目时间直接砍半(即压缩一半的工期),所以应对这种老板的方式,可以给工期加点buffer,或者降低老板期望。

(3)项目成本:他们有时候会缩减或增加项目成本,对项目造成影响。这取决于在他们心中当时这个项目的重要程度,重要的项目通常会增加投入,不重要的项目通常会缩减成本。我们需要对这些干系人进行期望管理,提高他们对团队的期待值,使其重视并投入更多的资源。

(3)项目团队:是否给项目团队提供技能培训来帮助团队更好地完成交付。团队需要不断精进技能以适应更有挑战性的项目。

(4)计划:原定计划的前提下,干系人可以对项目中的任务进行一些调整。作为自组织团队,团队每位干系人都可以调整自己的任务,但不可以直接调整别人的任务。

(5)结果:干系人可以对项目插入一些工作来影响项目的最终结果。比如技术预研,让团队更好地完成技术攻坚。

(6)文化:干系人可以建立团队或组织文化。可以说,公司文化是由公司员工展现出来的,公司文化决定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决定团队文化。

(7)收益实现:通过制定长期的收益目标,让团队可以知道是否阶段性地实现了这些目标。价值驱动的交付系统,就是要让所有干系人以收益实现为阶段性目标。

(8)风险:干系人会定义风险出现的阈值,甚至会参与我们风险管理的过程。让干系人参与,可以有效减轻风险。

(9)质量:干系人可以提出质量要求。如果每位干系人都能做到质量内建,尽量把自己的问题留给自己解决,不放到下游解决,那么项目的整体质量会更好。

(10)成功:干系人定义成功的标准,并且参与评估,这一点甚至决定了项目是否成功。成功的标准是所有干系人一起定义并参与评估的。收益只是成功标准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是否满足战略需求、是否让干系人满意。

正是因为干系人参与我们项目全生命周期,所以我们在分析、识别并主动与干系人进行互动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我们应该在项目中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兴趣、需求和意见,让他们积极参与项目过程。我们可以组织各种视频会议、面对面会议,以及非正式的会议和知识分享的方式让他们参与。在与干系人交往过程中,我们要本着正直、诚实、协作、尊重、同理心和自信的原则。这些特点更能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