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大开大合”的管理并非正常的管理

有的CEO喜欢那些具有“大开大合”能力的管理者,这样的管理者能帮助自己大力开展变革,破除陋病,大力度招人,大力度砍人,不留情面,铁血无情。一位CEO说:“我把公司从100人做到600人,现在觉得这些人不行,我可以重新降到100人,再重新招人;原来很多人招错了,导致有‘癌’细胞,这样再生长出来也是不健康的组织,所以我要清除掉这些有‘癌细胞’的部分,然后重新生长出来。组织架构方面我也要大破大立。”

其实,这种讲究“大开大合”的管理方式并非正常的管理方式,来得快去得也快,组织能力的培育是需要时间的,包括内部的沟通机制的建立也是需要时间的,管理应该在实践中逐步演变、进化,这才是正确的管理方式。

“大开大合”很多时候是一种无谓的折腾,是起起伏伏,是不断回到原点,从零开始,从中损耗了很多时间、精力和资源。

除了少数积重难返的情景,需要以非常规的手段进行猛烈的变革,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应该采用渐进式的管理。

任正非一直强调华为管理要静水潜流,沉静领导,灰色低调、踏实做事,不张扬,不激动。静水潜流之道就是表面看似平静,其实不然。

水代表了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但又是战胜其他强大的力量。《老子》就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以柔克刚,弱者也即强者,天下莫能与之争。”

静,是一种没有摇旗呐喊的张扬,不显山不露水,不虚张声势的收敛,是一种“蒋干盗书”的安排,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是目标明确、精心策划、含而不露、心机深藏,一切都在不言中达到目的。静,并不是真的平静,真得什么都没做,而是表面看起来是平平静静,其实是春雨润物、水滴石穿,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假如你不知水之深浅,拿起石头扔水里,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响亮,水就越浅,而溅不起水花,没有多大水声,那水一定是深不可测的,其蕴藏着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就叫作静水潜流。

沉静领导者是指这样的领导者:他们选择负责任的、低调的、幕后的方式,来解决各种棘手的或者不棘手的问题,而不是扮演公众英雄。他们与传统意义上的大胆而勇敢的领导形象完全不符合,因为他们根本不想那么做。他们想要的,就是去做正确的事情,为了他们的国家、他们的组织、他们的同事,以及他们自己,但是他们表现出沉静而不动声色。

沉静领导者首先出现在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巴达拉克在2002年写的一本书中。这本名为《沉静领导》的书是在美国安然等丑闻事发之后,作者对最先揭示安然内幕的原安然副总裁沃特金斯及类似他那样的领导者的评价。

人们喜欢轰轰烈烈的英雄,而媒体善于把原本沉静的沟通描述成勇敢的爆发;而这又进一步误导了年轻的公众:英雄是如此的偶然,他只是一个机遇。而沉静领导者依然默默无语。

大多数的卓越领导者通常并非公众英雄。他们不是抱持高姿态、为理想而战的斗士,而且也并不愿意成为那样的人。他们也不会充当道德讨伐运动的急先锋,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很有耐心,非常谨慎,循序渐进。他们做正确的事情——为了他们的组织,为了他们周围的人们,也为了他们自己——不动声色,毫发无伤。

诺贝尔和平奖阿尔贝特•史怀哲认为,“在人类对理想的所有追求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够在公众行为中得以显现。其他所有的这种求索,都只能是细微和模糊的行为。然而,它们加在一起的力量总和,要比那些众所周知、广泛认同的行为强大千倍,与前者相比,后者就好比深海波涛上的泡沫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