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有个姓丁的厨师为梁惠王宰牛,不但动作快,而且下刀剥皮剔骨都非常熟练,不一会儿,就把一头牛的肉和骨头都分解开了。梁惠王看了赞叹说:“这宰牛的技术真是高超啊”,丁厨师答道:“之所以技术娴熟,是因为我在十九年的宰牛生涯中,解刨了几千头牛,牛的构造已了然于心”。所以宰牛得心应手,成为宰牛高手,丁厨师身上充分体现了现代企业要追求的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简单地说,就是追求极致产品的专注精神。中国有句成语“玉不琢不成器”,要成其为一块美玉,必须经过精雕细琢,“精雕”和“细琢”就是匠人精神的最佳写照,即凝神雕琢,精心打磨,没有杂念,不能浮躁,心中、眼里、手上只有一物玉器,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把璞玉雕刻成举世无双的珍宝。
用匠人精神打造产品是追求长青产品,这是卓越品牌的企业所必须具备的精神。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位列全球之冠,德国有837家,荷兰222家,法国196家,这些百年企业所具备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传承了追求极致、精益求精、专注专心的匠人精神。
把产品做到极致,就是自始至终地让产品保持超出消费者价值预期的状态,持续给他们带来愉悦、放心的体验,与消费者形成高强度的黏合,保持产品强大而持久的市场生命力,追求极致产品,需要投入执着、专注的匠人精神。
日本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是生产螺母的全球顶尖企业,它们生产的螺母号称“永不松动”,螺母松动是很平常的事,但对高速行驶的列车来说,铁路螺母松动却关系到生命安危。
从哈德洛克的创始人决定生产出永不松动的螺母到日本铁路公司全面使用这种螺母,期间花费了二十年,目前,哈德洛克螺母不仅在日本广泛使用,甚至全球铁路都在使用该企业生产的螺母。
哈德洛克在企业网页上充满自豪地写道:“本公司常年积累的独特技术和诀窍,对不同的尺寸和材质有不同的对应偏芯量”,这是哈德洛克无法被模仿的关键。
哈德洛克通过几十年的研究,生产出永不松动的螺母,为企业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这正是“无法被模仿的关键”,靠匠人精神打磨出来的产品让哈德洛克在全球螺母制造行业中始终保持着独特的竞争优势。
无论是在竞争领域内还是在消费者心中,苹果都被誉为智能手机的引领者,这正是苹果公司所有员工工作态度的体现,即“我们只是认真思考如何制造了不起的产品”。
乔布斯曾用“专注、自我陶醉和完美主义”来标榜自己,对产品开发和设计近乎严苛,他坚持要求所有员工都要关注消费者看不到的细节,比如,电路板等产品的内部元件也必须美观,正是这种追求完美的匠人精神制造出“了不起”的产品,才使苹果赏心悦目,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
综上所述,打造优质的产品不仅着眼于生产线,更要注重打造营销生态系统,即从产品变成商品的过程,涉及产品的不断完善、销售渠道建设、市场推广及培养团队等。企业要建立良性的营销生态系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投入时间,不断地进行培育、修正、发展,最终达到成熟,这个过程更需要有匠人精神的执着、踏实与专注。
如果以产品在市场上形成持续稳定的动销状态作为营销生态系统的标志,那么,生产永不松动的哈德洛克用了20年;可口可乐从1886年诞生到1895年卖到全美成为畅销饮料,用了近10年;六个核桃从2002年问世到2012年开始畅销全国,也用了10年,十年磨一剑的匠心和功夫,就是围绕产品构建了良性的营销生态系统。
恒大冰泉刚入市制定一年一百亿元、每年销量再翻一倍的目标,大跃进式的做法,对构建良性的营销生态系统并无益处,反而导致渠道和市场的混乱,透支了资源,产品入市三年,亏损高达四十亿元。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加快了让商业社会的发展节奏,加上金融资本的泡沫,社会笼罩着急功近利的浮躁,然而,在浮躁的时代北京下,匠人精神更显难能可贵,更需要坚守。
凡客诚品曾是一家成功的以卖休闲服饰为主的电子商务公司,2007年成立,2010年鼎盛时期销售额达到20亿元,员工高达13000人,拥有30多条产品线。
2010年底,凡客将2011年的销售目标从40亿元提高到60亿元,进而调整到100亿元,浮躁风让这家电商公司迅速跌倒了谷底,2011年,总库存高达14.45亿元,营业收入为32亿元,仅为目标的三分之一,总亏损近6亿元。
创始人在反思中总结凡客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够专注、不够极致,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太过浮躁,吸取失败的经验之后,凡客调整发展战略,专注生产白衬衣,开始大量投入产品研发,才发现最简单的白衬衣也有许多不简单的细节问题,急功近利的浮躁掩盖了对产品的极致追求,如此看来,凡客前期的失败正是缺乏匠人精神。
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推动商业的变化,在商业大潮的席卷下,涌现出各种闪亮的新产品,但大潮退后,唯有坚守匠人精神,追求极致的优质产品和企业,才会经得住消费者和市场的考验,最终存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