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自投农网的挣扎

2015年年初,我和小明受邀参加一家企业的年度战略研讨会。

这家企业坐落在某知名水果产区,进行全产业链运营,从上游的果树种植基地、农业合作社到下游的水果深加工和品牌营销全链条覆盖。主营产品是鲜果和水果加工产品,如饮料、果粹等。

这家企业规模不大,但在行业内比较活跃,老板年轻有为,所以近些年企业发展比较顺利,在当地也算是佼佼者。

该企业在2015年的战略规划中,以全产业链运作为基础,重点突出了三个核心:一是投资建设一个超大型的气调库,以确保原材料供应,平衡淡旺季原料成本;二是联合当地政府,投资建设一个万亩规模的水果博物馆,集种植、文化、旅游于一体,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为品牌提供外部支撑;三是瞄准高端消费人群,推出绿色无添加的高端果汁饮料,与原有的中低端饮料形成组合拳,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占有率。

这份战略报告提完之后,在场人士纷纷表示赞许,有人说企业领导有魄力、有远见,有人说企业的战略规划有高度,总之就是挖空心思为这份规划找各种肯定的理由。

这时候小明说话了:“据我所知,企业年销售规模有两三千万元,要快速提高销量在短时间内是不现实的,现在要动用上亿的资金投入这么庞大的产业链系统,先不说钱能不能到位的问题,关键是企业要靠哪个环节或用什么手段,才能驱动整个产业链的运转,实现投资价值的转换呢?这一点从战略上要考虑清楚,只考虑花钱不考虑回收资金是有问题的”。

小明说完之后,整个会场沉默了3分钟。

为了缓解尴尬,我赶紧说:“小明,我忘了一件事,咱们的车好像没熄火,你出去看一下吧!”

“好的,领导!”小明答应一声,起身出去了。

从战略上讲,这家企业的战略规划无可挑剔,无论是建气调库、博物馆还是推高端产品,对于发挥企业的全产业链协同效能,提升品牌势能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缺少关键出口,无法实现价值的有效转化是战略规划的最大失误,所以三个月之后,便传出了这家企业倒闭的消息。

为什么倒闭?资金链断了。通常情况下,导致资金链断裂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银行抽贷,原有的贷款还回去之后再也贷不出来了。

二是新三板挂牌,为了挂牌企业先后花掉了数百万元,但是没有成功。

三是整体市场低迷,销量下滑严重,毛利持续降低,现金流不足。

事后每每想起,总觉得很惋惜,但这就是现实。虽然这只是一个个例,但是这个个例却有很多企业的影子:销路难、资金难、梦想着新三板能成为救命稻草等,其实仔细想想,企业走到这步田地也不全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