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点到面,从触点到规模化增长

用户增长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小点到大面的过程。期间会经历各种不同的分支途径,最终可以产生转化的用户少之又少。所以,在高漏斗低转化的过程实现规模化的爆发,唯一且有效的方式是不断扩大基础流量池和流量来源。如图1-8所示。

图1-8 用户增长过程

1.整合渠道促增长

渠道整合特指当前企业已有的成熟渠道,例如公众号矩阵、小程序矩阵等已经有存量用户的渠道。这个环节我们重点需要关注的是如何高效地往目标平台导流。

有渠道、有存量则离不开固定的老客群体及成熟的产品体验,而实现用户的规模迁移,前提是利用已有的产品链路让老客很自然地接受迁移和价值发挥。

​ (1)产品链路上的打通

拿公众号举例,增加公众号用户的渠道专享价,让这部分用户享受的优惠率和商品是独立存在的。利用公众号多的触点进行触达:自定义菜单、关注回复、渠道专项专题页推文,以及制定用户包推送细节触点都可以精细化运营。

​ (2)老客拉动新客增长

这部分已经有品牌黏性,用户迁移过后的第一步是提转化和留存。除从商品的角度推送偏好品类外,还需要额外增加高频高动销商品的露出。

优惠券的补贴率可以保持和新客同步并逐步减少,在转化和留存之间过渡。稳定老客之后,增强老客拉新的补贴能力,启动邀请拉新。根据单个用户CAC成本核算补贴,给予老客补贴。

2.私域流量促增长

私域流量管理对于用户的留存和复购是比较好的实现形式,基于好友关系链的信任价值,私域流量也成为用户规模增长的最优解之一。

私域流量通常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微信生态下的私域流量,用强大的好友关系链,也有天然社交传播渠道;另一部分是App内的私域流量池,这部分流量池的优势在于核心的精准用户,具备忠诚化的品牌黏性,同样可以成为老带新的种子群体。

(1)微信生态下的流量闭环

多触点多样式多内容传播是微信生态下的渠道属性,属性多样势必要求我们在内容输出方面有很明确的差异化打法。例如

​ 微信群主推爆品,优惠券及助力玩法营造群内活跃互助的氛围。

​ 视频号则是典型的内容平台,高质量的商品信息短视频和魔性病毒品牌传播同时增加页面跳转链接。

​ 公众号属于典型的被动式营销平台,可关联小程序作为主动触达的渠道功能。例如用户的订阅提醒,活动预约通知都可以通过公众号触达。良好的公众号服务一定是获客增长的利器,例如购物后的物流信息提醒、交易过程中的拼团进度、交易完成后的通知。

​ 朋友圈、附近的小程序、发现小程序都是微信生态下的场景触点,联动使用对于流量同样可以带来不错的成效,这也是腾讯布局的多触点运营矩阵。

(2)自营私域流量闭环

自营私域流量的优势在于已经有足够的老客,目标核心群体,对品牌黏性高。这部分用户最大的价值在于老带新,并且引导新带新。

一方面促销式的获客,例如拼团,这部分促销式获客控制点可以增加多个维度来提高增长系数、拼团的人数、商品的促销梯度价格。两人拼团,每人实付价9.9元;三人拼团,每人实付价7.9元,以此类推,通过价格导向来引导老用户拉动新用户。

另一方面平台内部的社区需要搭建,产品形式可以和社群类似,但是具备的功能属性不一样。对于App的业态,如果要从微信群内跳转,漏斗流失可谓巨大。如果社区搭建在App体系内,高效的跳转和直达对于转化和留存比微信群直接,且对于运营方有更加灵活的操作空间。

3.社交裂变促增长

社交裂变的应用随着拼多多的异军突起,战火从京东燃烧到淘宝,全民砍价和助力的链接满天飞。通常我们区分营销活动和社交玩法,营销活动更多的定位平台购物场景,从用户的购物环境到新客引入的增长过程;社交玩法更多的定位传播场景,从点到面的规模化增长过程。

(1)站内营销活动的应用

站内营销活动类型很多,档位排布也不一样。真正能帮助用户增长的活动聚焦新人专题,页面通常需要选择10~20款SKU,价格带基本都是平台促销最低价,用商品成本来拉动新客,最后会搭配一个3~5张券的券包,用户复购单的拉动。

通过新人专题页面拉来新客,持续监测该用户的下单行为,从1单用户转化到2单,从2单转化到3单、4单+,不一样的阶段享受的优惠券补贴也有差异。核心的目的是不断培育该用户的LTV。

(2)社交玩法的设计

社交玩法几个重要的因素:玩法模型、传播动力、参与成就感、成本核算。几个关键性指标同时满足活动效果自然也不会差。如图1-8所示。

图1-9 社交玩法的设计

​ 玩法模型尽可能短平快,用户在1~2分钟内可以操作完成全链路,规则和路径都清晰明了,甚至不需要文案解释,按钮的引导即可完成整个新手引导。

​ 传播动力是观感层的体现,也是玩法自主传播的核心动力,用户为什么需要传播到微信群、朋友圈,因为痛点恰好和他的心思相互呼应。

​ 参与成就感同理,和传播动力的差异在于前后逻辑关系,成就感是参与之后获得的公共认知的认同感,是外界带来的,而传播动力是自己带来的。

​ 成本核算直观理解,获得的价值和投入的价值,我们需要保证方ROI>1,说明这个模型是健康可持续状态。

我们拿跳一跳举例,跳一跳1.7亿DAU的背后,为小程序拉新近千万的新客。我们拆解几个维度:

​ 玩法模型相当简单,点击屏幕控制小球的跳动,基本零教育成本。

​ 传播动力首先来自新鲜感,其次来自微信环境内的氛围烘托,大家都在玩,我也想试试。

​ 参与后的好友排行自然是成就感的体现。

4.内容营销促增长

内容营销从不缺乏创意形式,从短文字、长内容、长图文、短视频、连载视频系列都可能成为爆发式增长的来源。

生鲜O2O平台的商品大多是餐桌品类,关联生活食材。因此,时令果蔬品的选择成为购物前的纠结点。大多数平台则选择主动给用户提供内容(图文、短视频),清晰科普营养成分的摄入和应季商品的推荐补足,对于有选择困难症的购物群体一定是一个福音。

粉丝经济是KOL先天优势,直播带货和种草推荐同样是当前推动电商行业发展的助推器。

之前百度的一条短视频“这都是个啥”疯狂刷爆网络。大妈的原型本身具备亲切信任感,利用社会流行话术脱节的无奈感,来放大母子关系的疏远。有一丝道德绑架的感觉,但也能印证社会化的发展是灵活多变的,今天有亿万网民的爆梗,明天也会有解答一切的百度。

不得不说,是一条很有含义且值得推敲的内容营销用户增长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