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负面新闻,要低调处理,别动辄律师,马上删除这样的命令。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任何企业在运营中,都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比如包装设计不规范,把一些荣誉称号印在了上面;也有的是质量不稳定,被检测不合格;还有的是宣传夸张,被用户举报。
当出现这样的新闻后,我们知道,同行或吃瓜群众最喜闻乐见,他们会转载评论,造成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我们观察过多个媒体,正常新闻的浏览量一般就是几百,而负面新闻,却短时间内就访问上万次,一些爆炸性新闻,轻松过10万+。
企业看到负面新闻会,大都是立即兴师问罪,说什么:这样的新闻,已经影响到我们的口碑,请立即删除!新闻失实,我们将发律师函!我们没有得罪你们,为什么发我们的负面新闻……都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指责媒体的报道。你要知道,媒体也是一个经营团体,他们也需要流量、眼球,当你和媒体没有利益关联时,媒体凭什么保护你的品牌形象,凭什么替你压下新闻?
我们要做的是请求,麻烦媒体先撤稿,至于是非曲直,容后商量,这样,就能避免新闻的不断扩散。在措辞上,用商量、恳求的态度,我们知道,行业媒体也不想和企业交恶,毕竟企业是媒体的盈利来源,如果你平常和媒体没有利益往来,在媒体为你处理好后,千万不要吝啬,不要赤裸裸的转钱,可以发红包,或者邮寄礼品,作为感谢。否则,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媒体再也不会做杨白劳。
那么,感谢费多少比较合适呢?从我们经验来看,一般情况下最好是2000左右的红包,多了会上纲上线;如果是礼品,最好是电子产品,比如手环、耳机、手表;还可以送京东礼品卡、旅行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