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行业都有竞争,只是竞争烈度不同。竞争激烈的行业,所有企业都很难赚钱;竞争温和的行业,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很滋润。但竞争态势不是固定的,所以要动态研判。
(一)行业终局
不同的行业,竞争到最后会有不同的结局。
有的行业最后会赢家通吃,只剩下最强大的一家,其他企业都被淘汰出局,这在互联网行业比较常见。有的行业最后会剩下两三家或五六家优势企业,其他企业只能勉强维持。还有的行业,竞争到最后,大家都只能占据一小块地盘,谁都难以做大。
不同的行业终局,行业中企业的机会和命运不同,这是对行业的远见,对企业极为重要。
(二)集中度
集中度指行业前几名占据的市场份额,经常被用来判断行业整合程度。一般来讲,集中度越低,说明行业发展阶段越早,机会越多;集中度越高,说明行业发展阶段越晚,机会越少。这不是绝对的,必须结合行业终局进行综合判断。
(三)发展阶段
看清了行业终局,知道了集中度,就可以判断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了。如果离行业终局还远,那么小企业也可以参与,因为格局还不清晰,一切尘埃未定,谁都有机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如果已经离行业终局不远,那么剩下的就是巨头之间的厮杀。小企业再进去,只能成为炮灰。
(四)关键竞争要素
行业都有竞争,但不同的行业竞争的内容不同,竞争的重点也不同。比如消费品行业,品牌都很重要,但工业品行业,品牌就没那么重要,而是技术很重要。某个行业中,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几个关键因素,就是该行业的关键竞争要素。它是行业的制高点,谁占据了它,谁就是该行业的主导者。
(五)主要玩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参与市场竞争,必须对竞争对手有深入的研究、严密的观察和耐心的等待。
研究这个维度,要完成对行业主要玩家的全面探究。包括玩家之间的关系,谁和谁是盟友,喜欢一起行动;谁和谁敌对,经常针尖对麦芒。另外,各个玩家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有哪些资源,软肋是什么,它们各自的战略是什么,反应习惯和路径是什么等。
总之,你对竞争对手了解得越多,就越有主动权。
(六)需供差
所谓需供差,即某行业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差额,它反映了行业供不应求的程度。
最理想的状态是,需供差为正且有增大趋势,但这种行业极为稀少。更多的行业是,需供差为负且长期在负数区域徘徊,甚至有不断降低的趋势。长期需供差为正的行业难寻难觅,但阶段性需供差为正的行业还是可以经常遇到的。这正是行业中企业的机会,要想抓住它,必须事先有预判。所以,收集数据、绘制出需供差曲线、保持密切跟踪就显得十分重要。
(七)结构性机会
结构性机会指行业中的空白细分市场机会,即市场存在某个细分需求,但缺少满足该需求的有效市场供应。它可能存在于产品品类、特征、功能的细分,可能存在于地域的细分,也可能存在于供需时点的细分。这种机会一般具有时效性,时间窗口不长,但利润丰厚。
(八)竞争性机会
竞争性机会指市场需求存在有效供应,但竞争对手较弱,或正在犯错误。这时候,如果有强力的玩家进入,就可以夺走足够的市场份额。相对于结构性机会,这种机会对进入者的要求较高。它要求的是竞争优势差,你必须具备足够的实力,否则有机会也是别人的机会,跟你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