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巴长竞聘上岗方案
企业建立巴长竞聘机制之后,也要确定巴长竞聘上岗方案,力争让最合适的人从事最合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要进一步深化内部竞争机制,不断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逐步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观念。
通过巴长竞聘,发掘适应阿米巴经营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在员工中建立起爱岗敬业,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增强业务技能的良好氛围。
(1)公开原则:有关巴长竞聘岗位的任职资格,岗位数量及竞聘的内容、流程均向全体员工公开。
竞争原则:即通过个人自荐与群众推荐、资格评定、综合能力评定、巴长竞聘答辩等竞争手段确定岗位人选。
(2)全面原则:即选聘前对竞聘者的品德、理念、知识、能力、以往业绩、群众评议等进行全面考核。
(3)择优原则:深入了解、全面考评、认真比较、谨慎筛选、择优录用。
(4)回避原则:即涉及竞聘者本人的考核评定自觉回避。
巴长竞争上岗范围为公司全体员工。凡是符合竞争上岗条件的,均可以参加竞争上岗,需进行竞聘上岗人员,需要到集团人力资源部统一报名。
巴长竞聘上岗的领导机构主要包括竞聘上岗领导小组、竞聘上岗工作小组、竞聘顾问指导组等。
巴长竞争上岗实施步骤,主要包括构建组织、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
(1)召开领导层召开会议,讨论巴长竞聘实施方案,确定竞聘组织与程序。
(2)发布巴长竞聘信息,进行宣传动员。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公布公司新的组织架构、各阿米巴职责及巴长岗位说明书,进行宣传动员,公布巴长岗位竞聘流程。
(3)报名提交竞聘报告。员工根据公司发布的竞聘上岗信息和个人意愿,填写《巴长竞聘申请表》。
(4)进行管理人员素质测评。组织对报名参聘的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素质测评。
(5)资格审查,现场答辩,综合评议。工作小组收集员工的竞聘申请、竞聘报告和人员素质测评情况后,汇总上报至竞聘领导小组,由竞聘领导小组根据《岗位说明书》的要求和现场答辩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形成评议意见上报公司经理会审议。
(6)委员会确定巴长人选,委员会权威宣布各阿米巴的巴长。
案例:一个阿米巴巴长的实践样本
W公司是一家集面包、月饼、粽子等烘焙类食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国知名企业,年产值近20亿元。公司共拥有16家全资子公司,在全国已拥有12家专业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建立起4万多个零售终端,其中包括许多大型商超,如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乐购、华润万家等。
王先生是W公司的员工,他没有想到在W公司工作了5年之后,自己的职业生涯会随着企业商业模式的变革而被根本改变。
就在2014年,W公司跟柏明顿合作,导入阿米巴经营模式,随之68个阿米巴组织宣告诞生。在击败了三个竞争对手之后,王先生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头衔,一个销售阿米巴的巴长,成为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的运营者。
一、经营着一个“独立运营”的阿米巴
王先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机会,首先来自于W公司的组织变革和颠覆。这种颠覆源于这样一种理论和现实判断:互联网时代,完全以用户为中心,是企业长存生长的必然前提。W公司的经营模式的核心,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变革,原先的组织层级消失,工作也不再是单向完成上级的指令。在新的经营体系中,发现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已经成为阿米巴单元主动追求的目标
而作为阿米巴的巴长,实现这个组织目标的方式就是
“自主经营”。王先生拥有一般企业经营意义上的“用人权、财权、决策权”,经营的目标自己确定,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方案也是自己规划。
在经营过程中,王先生必须以最大能力去发现用户。因为有了用户才会有自主经营的资源,有了这样的资源,才可以协同整合无穷无尽的资源。
王先生的销售阿米巴完全自主经营,而围绕他这个阿米巴的也是一个个“阿米巴”。这是一个可以无际细分的组织结构,到最后,每一名员工其实就是一个“阿米巴”。在阿米巴里,员工有足够的权力决定自己做什么,只要能回答清楚5个问题:“用户要什么?你想要什么?你给企业带来什么?你个人得到什么?”
二、王先生成了自己的CEO
王先生拥有最有意义的阿米巴组织资源:目标一致、相互信赖、具备能力、充满热情的阿米巴成员。这是一种协作创新、自主创新、不断创新,而这就是阿米巴经营模式的本质。
王先生在紧盯市场的过程中,对用户需求空前地敏感。当上销售阿米巴的巴长之后,说白了,就是用户要什么,阿米巴就有什么,而原来工作任务都是领导确定的,遇到困难,会有借口,反正是领导安排的。可现在不行了,市场决策权就在巴长的手里,目标是巴长自己定的,可以投入什么样的产品,投入什么样的用户服务方案这是巴长的事。它时刻都在考验着巴长对市场的敏感度,让王先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三、巴长的压力:干不好就“下课”
作为阿米巴的巴长,王先生需要用业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为用户创造的价值越多,获得的回报也就越多。业绩和薪酬是预先约定好的,三十万元和五十万元的销售业绩,薪酬分享不一样,做得越多,分享越多。
创造了用户价值,员工就会按照当初设定的契约分享价值。当员工创造的利润超过行业平均的1.2倍以后,就可以加速分享。这就彻底打破了以前的按级别、按职务拿薪酬的办法。
有一个员工,按行业平均水平算,拿的薪酬超过了副总级的,而这也正是王先生的压力。王先生是通过竞聘成为巴长,是他的经营能力、成功方案和业绩目标将大家凝聚在一起。大家参与显然是要“分享”:分享创业的机会,也分享创业的成功。
在销售阿米巴,完全以业绩论英雄。王先生可以“选”阿米巴成员,阿米巴成员同样可以“选”他。如果阿米巴单元实现不了目标,王先生手下的“兵”有权力选择不跟着他干,或者集体决定让王先生“下课”。为了防止出现“真空”,W公司规定每个阿米巴单元都必须有后备巴长,当巴长下课后,“备巴长”动接任。
迄今,王先生不仅没“下课”,他的销售巴还培养出了众多人才,复制出3个销售阿米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