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是上市公司,老板在对待公司的一些人和事情上,还会有“感情”存在,在一些应按公司规章制度执行的事情上,总会留有“后路”或“仁慈”处理。因为老板对跟随着公司发展壮大的老员工或在关键时候跟公司一起成长的员工有着比较深厚的感情,毕竟是一起共事和打拼、为公司付出的员工。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老板自己也深感这里面的误区。在对待一些人和事上都在试着做出转变。总会在一些人的“软操作”上容易“耳根子软”。这个时候,总助就需要出面解决一些事情。如果是我知道了有人想“打感情牌”或想“走后门”,我不仅仅会去干预这件事情,事后我还会找老板坐下来“好好谈谈”这里面存在的问题。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在职场上也一样,大家都懂这个道理。有些部门负责人在自己都还没搞清楚事情的详细情况下,就开始“叫唤”,到处要资源。大家的一个共性问题是:在新成立的部门或工厂,在遇到一些生产上量或组织架构需要完善的时候,第一时间“不过脑子”就会向公司提出“我人不够,没法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事情配备了,也没人协助去建立各种激励决策和薪酬方案。”还没开始行动就开始提困难,真是职场的忌讳。面对这些事情,有人会拿这些事情做为完不成业绩的原因或借口;有人会就这个事不死心地、三翻四次地去找老板说,“加盐添醋”地把一些事情夸大。
面对这种事情,老板会有2个方案:一是自己听了,放心上了,私底下跟其它责任部门沟通,协助他解决了;另一个方案是把我找来,让我来出方案;面对这两个方案,我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面对方案一,我会跟老板从事情的性质分析开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现状详细跟老板说,再把这个问题可以解决的方案罗列一下,再分析要资源的人为啥自己不先处理而直接外寻帮助,最后还记得提醒老板这次操作给公司带来了什么不好的影响。面对方案二,我会当场反问要资源的人几个问题:“这个事情除了第一时间去要资源,你还做了什么?你自己的身份是什么?你的身份已经明确了你的职责,就是在没有资源、没有方案的前提下,你要解决问题你会怎么做?如果资源、方案都有了,我是不是找谁都能做了?我还赋予你这个职位干啥?”
面对问题,老板往往是那个没有退路的人,很多时候我都认为老板们太独孤与无助了。老板看到问题往往是最着急最焦虑的那个人了,跟老板前期如何讨论都可以,请拿出方案。资源大家都可以要,前提是必须对事情有足够的分析与了解,而且还是带着分析数据和解决方案来找老板、找相关部门去谈。而不是以“你不给,我就做不到”的口吻去跟老板谈判。虽然大家都是为公司效力,公司赋予了你职位,你就要做出与你职位相同等的事情。不能万事都摆在了你面前,你才去解决,你才说你够资源才能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