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趋势一

总体消费强劲,服务需求保持高速增长,但品类出现拐点,价格拉动而非销量增长。

1.宏观感知:电商618购物节的强劲消费力

电商618购物节作为后疫情时代的首个购物节,是各品牌商家提升销量、获取用户、弥补疫情期间损失的重要节点。

2020年的618年中大促战役从5月25日就打响了预售战,6月1日正式揭幕,开启第一波优惠抢购,6月16日至18日达到高峰。

疫情下人们的购买力如何呢?这波报复性消费的力量有多大?我们可以从618购物节的成果中窥见一斑。

 

2.微观感受:快消品行业数据


根据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快消品市场在后疫情时代实现了总体复苏,于第二季度实现了3.5%的同比增长。这也与中国GDP的总体反弹同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的GDP实现了3.2%的同比增长。

尼尔森研究显示,2020年1月-2月、3月和4月,快消品线上渠道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依次增长33%、32%和43%;今年{2020年?以下同一问题,统改}截至目前的同比增长为37%,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全渠道看,据尼尔森统计,快消品全渠道销售额今年1月-2月同比增长3%;3月下跌,跌幅6%;4月重返增长,增幅8%;今年截至目前的同比增长为4%。

 

3. 品类出现拐点,侧重价格拉动而非销量增长

品牌商要想实现销售额的高速增长,一方面要继续关注销量的增长,这是基础;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品类价格。

简而言之,靠卖得更多实现销售额的增长越来越难,只能寄希望于卖得更贵,就像品牌商很难再打造百亿级别的超级单品,但是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