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离职

跟Lisa学了两个月,到第三个月,我的销售业绩开始有了起色,校区要我准备转正申请,我却开始犹豫了。因为我发觉我不想在这个行业里干了,我给自己总结了以下三个理由:

(1)店面的销售其实赚不了多少钱,店面就这么大,招得多了就容纳不下了。

(2)服务的人群在周围两公里范围之内,除非自己打算在这里开一个店,否则没有客户积累的价值。

(3)不是专职的销售,还有很多时间在打杂。

于是,我偷偷地修改了简历,在网上投简历。这一回我想明白了,既然我学的是通信专业,就干通信行业销售吧。现在我有经验了,应该会有机会的。

还没有等到面试通知,Lisa就催我交转正申请。我想了一下,就跟Lisa坦白,说自己不打算继续干下去了,而是打算回归通信本行。

Lisa点点头,说:“你想清楚就好,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我觉得你人不错,我相信你在哪里都会有所成就的。”

后来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我即将离开之前,Lisa也回了上海。她走的时候,我请她吃饭,问她回上海的原因,Lisa说:“本来到北京工作就是暂时的,当初跟总公司说好了,等招到合适的校长就调我回上海,可总公司把我调过来之后,就把招校长的事放在了一边,我催了几次,没什么动静,于是一生气就说辞职。总公司知道我的意思,又把我调回了上海。”

“知道吗?人在职场,一定要有随时辞职走人的能力和勇气。”Lisa最后给我一句忠告,直到今天,我还常常把这句话分享给身边的年轻人。

最后,我想说几点感想:

销售给人以舒服的感觉十分重要,这是销售的亲和力。如果销售缺乏亲和力,就有可能像商务谈判一样跟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让客户处在非常理性的状态,非常不利于成交。如果销售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与客户发生不了联系,那客户觉得你说什么都只是推销;如果销售能快速与客户攀上关系,那客户对你的信任,以及考虑是否购买都带有感性色彩。

很多销售刚开始听SPIN模型觉得没什么了不起,后来发现不只消费品销售能用上SPIN模型,工业品销售也能用上SPIN模型。消费品销售SPIN模型讲究的是客户自己告诉销售有哪些痛点,销售不主动深入客户的问题之内,没有先猜想,没有先假设;而工业品销售想知道客户的痛点,则需要销售自己去打听,甚至是先猜想、先假设,有意识地针对自己产品的优势去打听。

销售要摆正与客户的位置,过低的姿态或过高的姿态都是不好的,最好的状态是紧跟在客户身后半个身位的平等位置。紧跟身后是跟客户站在同一战线里,共同面临相同的问题,落后半个身位,就是尊重客户,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同时又让客户有选择权。这样的姿态和位置是最容易成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