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业必须依靠自己培养销冠

一部分企业家担心,把员工培养好了,员工走了,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了,怎么办?

事实上,很多企业家都认同这样的观点。但从实际情况看,这是很多企业家缺少投入意识带来的自我设限。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能培养人的企业和不能培养人的企业有着本质区别。不能培养人的企业不太可能适应今天的竞争,也就是说,这样的企业很快会被淘汰。这一点不止很多企业家看明白了,很多职业人也看明白了。

那么,哪些人愿意待在不能培养人的企业呢?养老的人、不求上进的人,这些人对自己的现状相对满意,不愿意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拼搏。因此,对于这些人的培养实际上是企业的负担。有一部分人甚至会因为在企业内被考核而离开这个企业,但对于那些有追求的人而言,培养人的企业对他们的吸引力是不可替代的。实际上,两种企业吸引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作为一家有愿景、有目标的企业,建设自己的培养体系,吸引、保留并用好有目标、有冲劲的员工,是一个必选项。

如果还有企业家对于培养人不放心,我们不妨来做一个假设:如果培养十个人,那么排名多少位的员工容易离职?

排在前三名的员工容易离职吗?轻易不会!这样的员工是企业重点关注的员工,员工自己也很明白,企业的资源和机会都会对他倾斜,企业内的好机会他们都有优选权,这样的员工如果离开,就是企业考核出了问题,把一群头脑不清晰的员工当核心骨干了。

排在中间的员工呢?如果这样的员工基础能力一般,是靠企业的培养才能适应现在的岗位,那么这些员工也不会离职。因为他们离开企业自身能力不足以支撑其适岗能力,自然得不到现在的收益和认可。如果排在中间的员工是有一些小聪明,但不够努力又不太服气的员工,是相对容易离职的,这样的员工能做出一定的贡献,但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危害,属于“鸡肋”型员工,即使离职也不会对企业造成影响。

排在后三名的员工呢?他们每天担心自己被淘汰,哪还有心思考虑别的。何况这些员工由于能力的问题,也确实是企业淘汰的对象,所以根本不用在意。

作为独立研发的咨询公司,醒客堂必须让所有的咨询师都掌握公司的内生力系统方法论。在这方面,我们完全没有任何保留地培养咨询师,每个咨询师都必须掌握内生力方法论的精髓,唯有如此,才能在面对客户的时候游刃有余。

我们培养两三年的员工可以成为项目经理,四五年的员工可以成为项目总监,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客户向醒客堂的员工伸出橄榄枝,薪酬不低,不心动是假的,真正为了薪酬跳槽的却没有。原因很简单,我们能把员工从咨询师培养成项目经理,又能培养成项目总监,甚至能培养成专家。未来的收益远非现在能比,员工都看得到,也已经有员工得到了,大家自然没有必要为了短期的收益去承担长期的风险。而且一个企业能批量培养人根本不需要去挖人,如果不能培养人,去了也不会被培养,没有成长,短期的薪酬有什么意义呢?

企业家们完全不用担心培养销冠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企业家要有一份社会责任感,培养人应该成为每个企业的责任,如果每个企业都培养人,即使这些人因为一些原因离开,我们同样也可以找到优秀的人,因为其他企业也在给你的企业培养人,企业家要有这样的格局。如果真的不愿意投入,也只能说明你还没有准备好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成为一家优秀企业。

企业不去打造培养销冠的系统,就不会有批量可复制的销冠,企业就会竞争力不足,就无法适应今天的市场竞争。这也是今天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经营压力的根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