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职能人员不干了

有一次我辅导的企业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职能人员无心工作,积极性不高,推诿严重,工作严重停滞。调研时,这些职能人员一致的反应是:工资太低,相比经营人员太低。这里解释一句,职能管理人员主要是指财务、行政、人力、战略、计划的这部分人员。经营人员主要是与业务订单、合同签订有关的人员。

我看了看公司的薪资结构:经营人员按业务额提成,职能人员按经营人员的奖金的一定比例拿奖金。说实话,这样的薪资结构还算挺合理。经营人员给公司带来收入,当然应该高一些。我想,是不是企业职能人员的思维还不够市场化。

不过近一步了解后,我慢慢明白问题所在:

这家企业成立于90年代末,刚开始的几年,由于管理不善,员工们没有能力、也没有热情,人浮于事。几年都没有业绩。

为了鼓励经营人员的干劲儿,企业设立了提成机制,拿的业务越多,收入越高。在这个制度安排下,业务蓬勃发展,10年间翻了几十倍。

在这个机制下,职能管理人员的奖金一直不到经营人员的一半。制度刚制定的时候,大家就有意见,只不过大局为重,也都被领导摁住了。

这些年,职能管理人员的怨言原来越多:

大家虽然认可经营人员应该多拿一些,不过这些业绩大多是几个核心的业务经理的功劳,而有些助手平时的工作只是接电话、发传真,而且上下班不打考勤,想来就来,拿的比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还要高,大家有所不满。

另外,最近公司在市场上收购了好几家公司,规模迅速扩张,带来的是职能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剧增。先不说要经常出差考察项目,写各种各样的评估报告,收购之后还要研究如何整合、如何协同,还要向上级部门汇报各种各样的事项,工作量、工作难度都比以前增大了好几倍。而经营部门的人员,还是以前的那些工作,如果仍要拿按以前的分配模式,大家普遍感觉不公平,没了干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