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复杂的工程也一定需要坚固的地基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并购世界的地基则是实施并购所必不可少的主体——公司本身。毕竟,并购无论是出于战略发展的目的还是财务投资的目的,都无法离开公司这个主体而实施。这本《公司法疑难问题解决》正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在中国市场环境下,公司在一系列活动中所需要遵守的规则指引。
公司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形式,而规则是公司的生命。作者认为中国企业寿命普遍较短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按照规则处理公司内部的各种关系,所以他力图在本书中整理关于公司规则的方方面面,并致力于为公司治理者提供帮助。为了更好地实现这样的效果,本书对每一项关键知识点的讲解基本上都会分为三个模块:核心理论、实务提示及疑难讨论,且语言严谨规范、条理紧凑有序,读者可以从详细的目录中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是一本非常典型的法律工具书。
本书“核心理论”模块的内容以2014年中国最新的《公司法》为基础,涵盖了从创设公司、股东权益、股东责任、公司机构、公司财务、公司股票、公司重组和公司解散8个方面。这些方面几乎覆盖了公司在法律层面的合规运作所需要了解的所有规则:要设立什么类型的公司?设立公司的程序是怎样的?公司内部需要设哪些机构,它们之间的机制又如何?公司如何实现上市?如何进行一系列的并购、分立、增资等重组工作?作者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所需要遵守的法律规则进行介绍,并注重对法条内容及精神的释明,而非大谈法学理论,且擅长恰当地运用理论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这些内容看似并未直接涉及“并购”字眼,但实则与并购息息相关,因为熟知公司的肌理构造和运行规则才能深刻地把握并购的本质,不至于脱离合法合规的轨道。
本书的第二种模块是“实务提示”。接触过实务的法律人士一定知道,法律条文与具体施行之间并非简单的参照执行关系,实践中会出现法律没有做出规定的情况,且法条本身也可能存在瑕疵。这就需要法律工作者在实务中发挥能动性,为服务的公司提供最符合其利益的法律建议。
在本书中作者也与我们分享了一些他在实务中碰到的难点及其采取的解决方法。比如本书第02章中谈及现实中的难题“如何促使股东缴纳新增出资”时,作者提到了自身亲历的一家公司在股东会通过增资决议后,有些股东迟迟不向公司缴付出资。所以第二次缴纳增资时,公司采取了律师的建议,在增资协议中明确规定,“至缴付增资期限届满之日,未缴付出资的股东丧失本次增资权。”结果产生了非常好的督促效果,全体股东按期、如数缴纳了出资。本书的“实务提示”模块儿给读者带来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对初涉实务的新手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第三种是“疑难讨论”模块。有些疑难问题在实务中并没有定论,但不排除遇到类似这样难题的可能性。作者结合其丰富的实务经验及深厚的理论功底,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丰富了本书的内涵。还有些疑难问题是我们在学习或实务中经常会产生疑惑的一些问题,比如公司与分公司的区别、公司股票与债券的区别、正当与违法关联交易的区别等,书中对这些问题的解释为读者厘清了很多重要的法律关系。
另外,值得并购学习者及初涉并购实务的人士注意到的一点是,本书对公司的上市、合并、分立、增资、减资、对外投资、类型转变等重组工作的相关本土规定进行了归纳和指引,且这些指引立足于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比如如何确定参加合并的每个公司股东在合并后公司的持股比例、合并后需向登记机关备案的法律文件等。总体而言,本书的内容全面且实用,但正如一些读者所提到的那样,本书的内容深度稍显欠缺,其适读人群更加适合新手。
伴随着我们对并购的学习,会发现其除了涉及法律、会计、金融、公司运营、企业管理之外,甚至还会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等看似处于“并购世界”边缘的学科。正如“知识的圆越大,未知就越多”一样,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未知的并购知识,并可以将本书作为探索并购世界的一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