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面的内容我们看到数字化业绩改善会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业绩的持续改善,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的有效落地,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它如何保证企业内部所有员工都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
企业的数字化业绩改善会不仅要在会议上做出决策,还要在会后通过跟踪和查核对执行者进行管控。企业执行力打造模式的重点也在于此。有一句话在企业管理中很流行,“员工不做你想让他做的事,只做你查核他做的事”,事实上,企业的执行力就是靠查核来实现的。
当企业查核时,就会对执行者完成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就会给执行者施加压力。我们知道,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正面的评价,没有人愿意每天被批评,所以执行者在面对这些评价时,他就不得不加以思考,如果想得到领导表扬,自己应该如何工作。这就要求执行者必须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去做,按计划完成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领导者正向的评价,认可他的工作,他才可能在未来获得培训、升职或加薪的机会。
企业通过设定周期性会议,不断强化周期性的查核过程,每个周期都给员工对应的查核结果反馈,基于大家对正向反馈的渴望,这种周期性的反馈就会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积极的行为模式,由此来打造企业的执行力。
我们认为基于数字化业绩改善会打造的企业执行力是系统执行力,是全员统一标准化的正规执行力,而不是以往依靠个人能力散兵游勇式的执行力。
在这里我们也要特别强调一点:企业家千万不要寄希望于依靠员工个人意愿打造执行力,个人意愿是不稳定的,也是不可控的,这样的执行力无法保证企业持续保持竞争力优势,这一认知也是企业家改变思想,有效应用数字化业绩改善会议系统的基础。
(四)基于数字化业绩改善会议的管理团队建设模式
当我们的团队具备执行力,接下来我们就要考虑执行效果的问题。我们说计划的执行效果实际上考验的是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那么数字化业绩改善会议系统对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有什么帮助?
根据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从管理人员培养过程的角度来看,最好的培养方法之一就是召开会议。
企业管理人员以往的工作模式是遇到一个问题,立刻跟上级反馈,向领导请教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管理人员就变成传声筒,没有自己的思想,也不能主动承担责任,自己解决问题。由于管理人员长期只会简单地传递信息,无法为企业运营管理制定有效的策略,更无法对员工进行科学的指挥,这样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的价值可以说微乎其微。
当我们运用数字化业绩改善会模式后,管理者的工作模式就有了本质上的变化。基于会议流程及各级别责任的设置,管理者必须根据本部门的工作效果,进行科学的策略设定。他不仅要考虑自己所在部门目前的流程执行水平,还要基于业绩指标数据发现团队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思考改善的方案,明确改善目标,细化改善方法。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促使管理者主动思考,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如此,管理者在会议上汇报工作,领导者可以对其汇报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看管理者提出的改善方案是否存在问题,比如计划的目标是否存在问题,设定的策略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发现存在问题,领导者还需要进一步判断是管理者意愿度上存在问题,还是管理能力上存在问题。最后,领导者通过分析判断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就可以对管理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或辅导,帮助管理者改善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如果企业中的每一位管理者意愿度足够充分,能力足够强,这个企业就可以说真正地建设出一支具有战斗力的管理团队。
这种在会议上进行教练式辅导的过程以及以管理者为主导来完成工作决策和计划的模式决定了企业能够建设出一支强大的管理团队。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其实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有一定的道理,当我们的管理团队足够强大时,就能带出优秀的队伍,就能够形成企业整体的战斗力,管理者就能够带领这支优秀的团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绩成果,由此就保障了我们前面所做的所有决策能够切实有效地落地,从而实现我们制定的市场开发或其他战略性行为,最终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数字化业绩改善会就是通过现场指挥的过程来实现企业的统一作战,保证企业的竞争成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旌旗火鼓”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