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程成熟度模型起源

万物皆有源,流程成熟度模型也不是天然早有的,是经过较长时间逐渐演变过来的,它的源头是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简称CMM或SW-CMM)。

说起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如果不是专业从事软件(信息)相关的工作未必知道,相比而言,听说过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简称CMMI)的可能要多点。CMM是CMMI的源头,有代际差。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源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1987年被成功开发出来,是国际上最流行最实用的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和软件企业成熟度等级认证标准。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分为五个等级:一级为初始级,二级为可重复级,三级为已定义级,四级为已管理级,五级为优化级。它为软件企业的过程能力提供了一个阶梯式的改进框架,它基于过去所有软件工程过程改进的成果,吸取了以往软件工程的经验教训,提供了一个基于过程改进的框架;它指明了一个软件组织在软件开发方面需要管理哪些主要工作、这些工作之间的关系、以及以怎样的先后次序,一步一步做好这些工作而使软件组织走向成熟。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是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基于美国国防部的一个设想,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下的软件工程研究中心(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SEISM)以及美国国防工业协会(National Defense Industrial Association)共同组织全世界的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开发管理方面的专家历时四年而开发出来的,并在全世界推广实施的一种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标准,主要用于指导软件开发过程的改进和进行软件开发能力的评估。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共有5个级别,分别是:一级为初始级、二级为可管理级、三级为已定义级、四级为量化管理级、五级为优化管理级,数字越大表示成熟度越高,高成熟度等级表示有比较强的软件综合开发能力。这个等级评估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标准,CMMI的证书成了一个公司能力和形象的标志。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不仅仅促进了软件行业的管理提升,也给其它管理实践提供了管理方式和模型参考,后面陆续发展起来的流程成熟度模型大多是参考这个模型逐渐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