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领导者应当养成什么样的习惯

美国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先生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影响了众多人,他详述了成功者应养成的七个习惯,引起了人们对习惯养成的重视。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养成什么样的习惯,才会适应自己的工作呢?

领导者的习惯应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撇开领导身份,对自我成长进步有影响,其他个体也能适用的通用性习惯;另一部分则是完全以领导者身份为基准的习惯。领导者的习惯不能单纯地考虑修炼自我独立的行为,更应该考虑能否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影响带动他人的心态和行为,这才是领导者习惯的真谛。

1.事前谋划的习惯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说:“计熟事定,举必有功。”意思是说:计划成熟,诸事安排稳妥,然后采取行动,一定能获得成功。这是对人在做事之前,必须进行谋划的精辟论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此庄子也有同感:“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对于企业,计划应排于各职能之首,它是做事的前提。

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山田本一总是回答:“凭智慧战胜对手!”人们都知道,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体力和耐力的较量,对山田本一的回答,许多人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10年之后,这个谜底被揭开了。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个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结束。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开始我把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结果当我跑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吓到了。”

可以说,极少有人做事没有谋划,但是能把事前的谋划做到位的人也并不多,人们把缺少计划的行为称为“拍脑门”。领导者养成事前谋划的习惯,这不但有利于事情的成功,更是让部属感觉到按你的安排做事会有条不紊、省时省力。同时,你的事前谋划的习惯也会影响部属习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