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许多中国企业家看来,企业快速发展起来比什么都重要。TCL公司董事长李东生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大不一定强,但不大一定不强”,先发展起来再说。
很显然,发展快了有很多好处。第一,可以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或者说,发展本身就是目的。第二,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比如,获得消费者和投资人的关注,获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第三,获得市场上的“先发优势”。率先进入和引领市场,可以赢得后发企业所无法获得的地位、影响和控制力。
快速发展固然有这些好处,但企业发展自己仅是为了这些好处吗?中国古人讲求正心,诚意。也就是说,做事情首先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企业发展真正的目的,和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呢?
肯定不是为了折腾自己,更不是让自己活得更糟。而是为了活得更好,或者说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活。除此以外,还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企业竞争,首先争的是生存,其次才是发展,并且这个顺序不能颠倒。连生存都不能保障了,谈何发展?!因此,发展绝不是越快越好,发展必须是良性的,发展决不能危及到生存。
既然是要追求良性的发展,就必须有一个理性的态度。换言之,不能太盲目。盲目发展,即使再快,也不是好事。理性发展,即使再慢,也不是坏事。更不能太任性。不能由着老板的性子来,也不能由着市场的惯性来。
什么是良性发展,或者说良性发展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要符合企业发展战略。
跑得再快,不能偏离轨道。偏离轨道,那叫跑偏了。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企业发展再快,也不能偏离自身的使命和方向,不能偏离既定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
其次,它应该是可持续的。
什么叫可持续?就是不能过度透支资源,保留企业发展后劲。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是,销售增长、利润增长和现金增长,同步或接近于同步。
为什么要可持续发展?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暴风不会刮一个早晨,骤雨也下不了一整天。老子还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踮着脚尖,站不太久。大步跨行,走不太远。
一张一弛,张驰结合,张驰有度,是事物发展的常理。个人老是绷得紧紧的,非疯掉不可。企业老是绷得紧紧的,非死掉不可。无论个人还是组织,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都难以持久。
第三,它应该是可控制的。
一辆汽车,既有加速装置,又有减速装置,才能上路。所谓加速装置,就是油门。所谓减速装置,就是刹车。只有油门踏板,没有刹车踏板,车子会失去控制。
企业也是一样。想快时要能快起来,想慢时也能慢下来,要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调节速度。想慢的时候,慢不下来,就会失去控制。就像风筝一样,总得有一根绳牵着。没有绳子牵着的风筝,绝不会飞得更高,只会一头栽倒在地上。
第四,它应该是稳定的。
所谓稳定,就是发展要平稳,不能忽快忽慢,忽高忽低。浙江网盛科技公司董事长孙德良有一个观点,企业发展要“激情澎湃走楼梯”,而不能是大起大落的“乘电梯”。
当然,它也应该是有效益的。
战争中有一个说法,叫以战养战。不然,战争本身,就足以把一个国家拖垮。企业经营活动,要有造血功能,单靠外部输血,难以持久。以发展促效益,以效益促发展,发展才可持续。
什么叫良性发展呢?良性发展至少要符合上述五条标准。毫无疑问,符合上述五条标准的发展速度,一定低于企业的最快发展速度。
广东步步高公司有一个概念,叫“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关于发展速度,我们可能真的要扭转观念。潜意识深处,大家都认为越快越好,或者说追求最快发展速度。其实,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满足最高要求基础上的最慢发展,或者说最佳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