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科尔尼并购策略》

在并购领域,有一部关于未来预测的著作,这就是由丁焕明、弗里茨·克勒格尔和蒂芬·蔡塞尔共同撰写的《科尔尼并购策略》。该著中文版在封二的推荐语中用了下面一段话阐述作者撰写这样一部著作的动机及他们的发现:“没有人在不了解规则前就开始玩游戏,但并购游戏看起来毫无规则:整个过程是无序的,一个无可争议的领先者可能就是下一个失败者。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管理者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和尽职调查,在选择如何做和往哪个方向前进方面也常常仅比根据经验的猜测略胜一筹而已。”

本书作者综合分析了53个国家、24个行业、25000家上市公司的信息,对13年来世界企业的整合行为进行规律性论证,总结出产业并购的五个要点:①所有产业都遵循同样的路径实现整合;②兼并行动和整合趋势是可以预测的;③产业演进曲线可以作为加强并购战略和减缓并购融合的工具;④每个重要的战略和操作行动都必须考虑产业演进的影响;⑤产业演进阶段可以用来指导资产组合的优化。”

根据这段重要的推介文字并结合著作中的内容推断,《科尔尼并购策略》这部著作是在用一种统计学的方法,探索公司并购和整合的一些规律性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对全球并购和整合的未来发展状态做出预测。以下,我们对该著作者的开拓性尝试做一点介绍和评议。

这部著作由三大部分和9个章节及一个附录组成,其中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7个章节是重心,而篇幅较大的附录则主要构成作者全部分析和立论的基础或来源。

作者据以形成其独特理论和对未来做出预测的前提是一套庞大的数据资源。据说,该数据资源覆盖了全球并代表了这部著作出版之前13年全球资本市场市值的98%。这套数据资源包括两个主要的数据库。一个是汤姆森金融公司的SDC Platinum,它跟踪了1990-1999年间的135,000个兼并和收购案例;另一个是作者所在公司——科尔尼——的价值成长数据库。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们的研究就是建立在这两个数据库所提供的数据和案例基础之上的。

这部著作最大的亮点是它的产业终极游戏(英文原文为“Endgame”,中文译者将其翻译成“产业演进”并贯穿全书前后)四阶段理论。按照该理论,每一个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大约都要经历一个不超过25年的周期,而在这个周期里,又包含四个主要阶段,即初创、规模化、集聚及平衡和联盟。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在兼并和整合上是有不同倾向的。公司了解自己产业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有助于制订兼并战略和管理兼并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在这部著作中依据他们的产业终极游戏四阶段理论,对全球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并购方面,做出了大胆的预测。这项预测至少包含下面这些基本判断:①未来10年里道琼斯指数在2002年1万点基础上翻四倍达到4万点;②随着产业整合速度的加快和规模变大,到2010年第一个金额高达1万亿美元的兼并交易将浮出水面;③到2005年市值过万亿美元的公司将超过一打;④产业演进周期将在不久的将来由现在的20~25年变得更短,等等。

莎士比亚有一部名曰“All's well that ends well”的戏剧,朱生豪先生的中文译名是《皆大欢喜》。这部戏剧的英文名,后来成为英语世界普通百姓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语,即“结果好一切才好”。我们不妨以这样一种标准来检验一下《科尔尼并购策略》这部著作中的几个基本预测或判断的正确与否,因为这些预测或判断的时间点都已经过去了,其正确与否不存在主观臆断。在此基础上,大体可以对作者的那套产业终极游戏四阶段理论的合理性做出一个评估。

关于道琼斯指数,2002年后的10年内最高点是13,800点(2007年),即使到了15年后的2017年,创历史纪录的最高点也只有21,082点,与作者的预测相差甚远。

关于兼并的交易金额,作者预测的1万亿美元的并购交易从来没有出现过。历史上排列在前两位的最大交易金额的并购项目还都分别发生在作者预测之前的1990年和2000年。它们是英国沃达丰公司与德国曼内斯曼公司之间的合并(2,020亿美元)及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之间的合并(1,647亿美元)。

关于公司市值,不但作者预测的5年内没有诞生一家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15年后也没有。2015年,排在全球第一位的苹果公司的市值是7,247亿美元,第二位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市值更是只有3,565亿美元。

至于产业演进周期是否缩短,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可靠的数据予以确证。况且作者所使用的“不久的将来”也是一个模糊的时间概念,我们无法检验。

通过检验该著最重要的几个预测或判断,我们发现其准确性是存在问题的。由此推断,这些预测或判断所依据的理论还需要推敲。

对于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不能完全根据过去数据显示出的趋势进行简单推理。预测属于战略范畴,需要系统分析并考虑变量的作用。遗憾的是,该著作者根本没有考虑过可能的变量的出现。所以,他们没有预见到新世纪互联网经济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影响,也没有预见到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世界国家在快速崛起,更没有预见到2007年至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全面冲击。而这一切改变了全球经济发展轨迹。

在这方面,托夫勒的预测显得比这部著作的作者要高明很多。

《科尔尼并购策略》的作者曾经假设,在2002年以后的10年内,媒体上(是不是)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新闻标题:“AT&T和德意志电信组建世界最大的电信公司”。而托夫勒在为AT&T提供过一份专门的报告中预测,AT&T可能会被分拆。这比AT&T真正的分拆提前了12年。两相对比,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当然,无论如何,《科尔尼并购策略》一书仍然值得正在或将要进行并购交易的公司管理层以及所有对公司发展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毕竟,该著是一次有益的创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