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体系防止员工犯错

近期,我与几位咨询公司的管理者到厂区办公,路上讨论了事业部业绩下降,该事业部的领导如何向总部汇报改善管理的问题。该事业部领导认为,业绩下滑是员工的执行力有问题,所以,他加大了执行力的考核力度,如发现该事业部核心市场有一个空白点,就罚款50元(啤酒行业)。在大家都说该措施肯定无效的同时,我不禁想起以前在雪花啤酒公司做全国总监级以上员工培训时的案例,以及在日本学习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的经历。
  雪花啤酒公司曾经在2005年初,对全国区域市场总经理及区域营销系统总监级以上的高管进行了共八期、每期八天的系统性培训。在培训期间,我作为此次培训的主力培训师与各区域市场的老总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在一次培训课上,我问了一个现实问题:“业务员如果在执行过程中,不听领导安排并犯了错误怎么办?”

某区域市场的销售总监站起来,毫不犹豫地回答:“罚!惩罚后,他们就老实了!”

我没想到他会这样回答,培训是为了引导学员朝正确的方向思考与行动,这明显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问:“如果你没有惩罚的权力,还要取得更好、更持久的效果,怎样办?”

……
  

为什么员工会犯错


  一位销售副总经理曾对我说:“我们这种类型的改革已经开展三次了,但都没有成功。原因在于员工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不到位,即使有标准化手册,也因为环节太多、太细,且与以前的粗放式操作模式差异太大,员工在执行过程中很容易出错。出错多了,很难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为什么员工会犯错?
  很多领导认为,是员工的经验不足、素质太差。员工认为,领导没有给他们学习机会、培训机会,没有激励措施、竞争压力太大、领导只会安排不会管理……
  为什么员工与领导在犯错的原因认知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优秀的企业认为,员工犯错,是企业的系统、模式、培训、管理有缺陷造成的,所以,他们愿意改善系统、模式、培训、管理。即使经验不足,也会建立“传帮带”机制,让员工快速成长。
  一般的企业认为,员工素质太差,他们不执行其决策,看不到方向,找不到方法,领悟不了自己的意思,能力不足,态度恶劣或不端正。
  纵观国内快消品企业,很难说一家企业的员工能力比另一家企业的员工能力强,所以,员工犯错,是一家企业在员工的知识培训、技能打造、态度激励上差异太大造成的。

如何防止员工犯错
  


  一般来说,员工会在四个方面犯错。
  一是知识。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使其经常犯错。
  二是态度。由于态度不端正,工作懈怠,抱有投机取巧心态。
  三是技能。在技能上遇到问题无法解决。
  四是管理。不知道怎样管理自己的时间、工作流程、目标,做事效率低下。
  要防止员工犯错,需要企业针对上述四个方面寻找解决办法,至于在细节工作上犯错的员工,可安排有经验的管理者或老员工对其进行前期培训,使其降低犯错率。

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并让其执行,是最好的“惩罚”犯错员工的方法


  去日本丰田公司参观并接受培训,我发现,丰田公司的员工很少犯错。原来,在丰田公司的制度与管理里,根本就没有惩罚两个字!作为领导,他们认为,为员工提供优质的运转系统、可靠的方法、有效的工具,就一定能让其取得好业绩!所以,他们的JIT管理、看板管理、职场活性化、先行改善,以及层出不穷的经营研究成果,使其不断提高效率!而中国本土企业,擅长用大棒、反向激励、惩罚等手段,员工根本不可能视企业如家,将终生托付给企业。


  在雪花啤酒公司,我们每天“霸占”一个会议室,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尽可能让员工参与讨论。他们参与讨论后,就会降低执行过程中的错误率。

一是他们知道了决策的具体内容,不会因为不理解领导的意思而推卸责任。

二是自己的意见被采用了,不但有成就感、认同感,还会为执行工作扫除障碍。

三是如果是团队执行工作,前期已经沟通过了,再执行过程中就会减少摩擦。


  员工犯错,员工没问题,他们只是执行者。员工犯错,请从企业系统或管理者身上找原因,正向激励远比惩罚和反向激励有效。惩罚和反向激励只能使员工迫于压力,在短时间内或某项具体业务上推进工作,不利于企业发展。员工做错了,始终是企业和领导的问题,帮助员工提高能力,这是有效管理员工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