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对标行业数据,学习行业最佳

多往外看,可以让管理者看清楚自身定位,找到自身差距,以及努力的方向。特别是企业某业务领域的运营数据,往往自己不知道水平如何,但与业界对标后,就很容易看到自身的长板与短处,知道从何处发力。主动对标行业最佳,是最快的自我改进的方式。

林枫看到Y企业有些业务主管只是做内部数据的分析与对比,比如不同分支机构的数据对标,把学习标杆仅仅定在企业内部做得比较好的部门,而缺乏往企业外对标的意识。

于是,林枫向这些业务主管提出,企业内外部的对标都是需要的,外部的标杆数据,特别是相同行业类似规模的企业,往往更能反映企业运营质量的本质。比如某软件开发企业,对比行业标杆企业,关于内部各职类(如研发、产品、测试、销售、交付等)分别占公司整体人数的权重,以便优化内部人才结构。

当然,学习标杆、分析差距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弥补努力差距,就是企业多些时间、资源投入、通过勤奋就可以弥补组织的差距;另一种是能力差距,就是通过提升人员能力、优化组织与流程、改进管理方式,以及结构性的创新与提升,从而弥补组织的差距。前者是会造成量变,而后者才能带来质变。

(1)标杆学习的方法。

标杆学习是一家公司将自己的业绩与一流公司相对比来确定这些公司能达到他们的业绩表现水平,并应用这些信息来改进自己业绩表现的改进的流程。

标杆学习,作为20世纪90年代风靡世界的战略管理工具之一,如今仍然广受推崇。许多企业把标杆学习看作学习和改进其战略管理实践的一种方式。

标杆学习也称“标杆管理”或“标杆瞄准”,或直接称“对标”,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生产、服务等与同行业内和行业外的典范企业、领袖企业(标杆企业)做比较,找出差距,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以弥补自身不足,从而提高竞争力。

标杆学习是追赶或超越标杆企业的一种良性循环的管理方法,其实质是模仿、学习和创新的持续改进过程。

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标杆学习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 内部标杆学习。

对于多元化及许多跨国、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来说,在其内部可能存在多个从事同一种职责的部门。由于地理差异、发展历史、市场竞争、人员素质等因素,导致同类部门的工作效率不同。那么,这些部门之间就可以以内部作业的方式进行比较,开展标杆学习。通过企业集团内部检视,找出最佳绩效部门,通过比较找到组织内不同的单位之间涉及产品品质、获利能力或满足顾客需求能力的最佳点。

​ 竞争型标杆学习。

竞争型标杆学习,包括认定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工作流程。其目的是找出竞争对手的产品、流程及经营成果等特定资讯,然后再与自己组织的类似资讯做比较。竞争型标杆学习要求对竞争对手进行调查与分析,所获得的信息非常宝贵,这些信息有助于企业进行竞争策略分析及市场定位。此外,由于企业一直在收集竞争对手信息,比如市场占有率、生产成本等。一般说来,标杆学习所需要的资料可以直接从企业数据库获得,从而节省宝贵的时间。企业与竞争企业在技术、流程、工艺等方面存在的相似性,使得从对手那里获得的信息可以很快运用在自身的组织内。

​ 功能型标杆学习。

功能型标杆学习是指企业跳出行业或地区的局限,放眼观察其他产业领导者的作业方式,分析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换言之,标杆企业的绩效是唯一的考核标准,而不在乎其所处的产业、规模及其他因素。功能型标杆学习帮助企业跳出原来封闭的环境,引导企业去发现更多具有创新意义的经营之道。来自产业外界截然不同的观念与做法,很容易会对原先处于封闭环境下的企业造成很大的刺激,进而引发许多创新性的想法,使企业内原有的运作方式发生重大转变,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当企业放眼所有行业中的所有企业时,容易找到一个真正的最佳典范。

企业选择何种类型的标杆学习,首先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和目标,然后再选择可能学习的对象范围。从分类上可以看出,标杆学习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界限,并不局限于企业所在行业与地区。企业应当具有一种开放的学习心态,跳出企业看企业,跳出行业看行业,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寻找最合适的学习目标,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标杆学习的实施流程。

标杆学习能否取得理想效果,规范的流程极其关键。

​ 明确标杆学习的主题与方向。

标杆学习的主题必须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重大的影响,也就是一般所称的“关键成功因素”。企业进行标杆学习的起点,就是透彻了解自己,对现有的作业流程和已有的绩效衡量标准进行检讨。然后,在众多的关键因素中找出自身的弱项。深刻理解和把握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及自身的差距所在,是标杆学习的主要内容。

​ 锁定学习对象。

企业在选择最佳典范企业时,应当明确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被学习企业应该具有卓越的绩效;二是被学习企业应该与本企业和部门具有可比较的特点。

​ 收集资料和数据。

确定标杆学习的对象与目标之后,就可以进行资料与数据的收集工作。资料收集工作应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本企业的经营业绩与成效;另一方面是标杆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的相关数据与资料,即标杆企业实现成功经营的管理方法、措施与技巧等。

​ 分析并给出学习措施。

在充分了解自身与典范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信息后,将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自身的差距所在。在分析差距的基础上,确定标杆学习所要追赶的目标,并给出改进的具体方法。

​ 采取变革行动。

标杆学习的最后成果绝非是一纸空文,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根据具体的行动方案,包括计划、实施方法及阶段性的评估等,明确责任分工,采取切实行动,推进变革。

​ 评估与反馈。

企业进行变革后的一段时间内,必须进行绩效评估,以检查实施的效果。标杆学习应该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职能活动,融合到日常工作中,从而成为一项固定的制度以持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