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这是多么惨烈的一个行业

惨淡的市场形势是绿城工厂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现实。尽管卡兄一直实行的是收缩政策,但在收缩的同时一直在进行重大的变革,这也是它不得不采取的运作方式。哪怕有一天你要死了,也要让你死得像卡特彼勒的孩子。

这个市场有多差劲,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之外。鸡西煤机厂、佳木斯煤机厂是久益环球的子公司,和绿城工厂一样,无法看到他们的财务报表。后来,鸡西煤机厂、佳木斯煤机厂关门大吉,久益被小松集团收购,这是后话。

北煤机、平煤机是非上市公司,我们看不到其财务信息。那么,我们就从郑煤机、林州重机身上,看一看这整个行业的惨淡形势。

郑煤机2014公司净利为2.05亿元,同比下降76.33%。能保证盈利已经着实不易,而且郑煤机作为龙头老大,在这样的形势下还收割了不少市场。

根据林州重机2014年年报,该年度林州重机实现净利润5094万元,同比下降74.34%。伴随着业绩下滑的,是日趋紧张的现金流,现金流紧张了,便会引起一系列多米诺骨牌似的效应。原材料欠款、外协商欠款这些信息一般情况下局外人都不会知道,但是欠薪效应总是会被无限放大。郑煤机、平煤机、林州重机相继传出了欠薪传闻。久益旗下的鸡西煤机、佳木斯煤机,包括卡兄旗下的绿城工厂不会欠薪,但因为采取了停工、休假等一系列控制成本的行动,员工们的收入也会大打折扣。

老的煤机人说,这让人想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煤机大厂也是一片哀嚎,远比现在更惨。经过一番洗礼之后才逐渐复苏,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才有了十年的短暂辉煌。

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现在的煤机行情还没有触底,还要继续再惨烈下去。非要有个你死我活,非要死一批,生一批,这个行业才能重燃起希望。不为它,这是客观的、残酷的经济规律所造成的。

从本质上看,大宗商品意味着大的销售额和长的生命周期,比如神华的某个煤矿还在使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DBT的产品。这样的生命周期也会让行业体现一定的周期性,黄金期时都在生产,市场饱和了,几乎都有更长时间的下滑期。再加上政府政策的助推,让这种周期性显得更加明显和刻意。

历史从来只会惊人地相似,但不会完完全全相同。

这一次,远比二十年前的那场灾难更加精彩。二十年前的阵痛是国企们的哀嚎,而现在所面临的形势则是各路诸侯的厮杀,国企的、外资的、民营的都是混战中的一员。

前路终会有,却是不可期。市场上的厮杀就是让格局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让原来的阵营土崩瓦解,然后创造出新的明天来。只有到那个时候,这个行业才会重新燃起希望。

企业和人一样都有天生的求生欲,谁都不会有我死了成全你这样的高风亮节,都在尽可能采用各种方式保命,希冀能够挨过这大屠杀一样的灾难。

在这一点上,卡兄对绿城工厂的所有行动都可以看作是求生的举措。对卡兄而言,让绿城工厂挨过这场灾变其实很容易,关键是也会考虑值不值得让绿城工厂捱。

卡特彼勒的战略和绿城是一直在调整的,尽管数次员工大会上高层大都信誓旦旦地说要重建这座工厂,但这座工厂的命运到底如何,的确是个未知数。

尽管,“承诺”被认为是卡兄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但是,在强大的利益面前有时候一个国家都能放弃自己的原则和立场,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苛求那些以利益为核心的企业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