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控制与问题的发现

(一)控制的本质

控制的本质如图12-9所示。

图12-9 控制的本质

1.控制方法——工作监督

(1)工作监督的意义。

(2)确认工作按照目标和计划进行。

(3)确认可以达到预计的工作成果。

(4)确认组织的政策、规定、程序被执行和遵守。

(5)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和问题,并做好准备,采取措施。

2.工作监督的方法

(1)工作报告的运用。

(2)定期、不定期;书面、口头;正式、非正式。

(3)听取报告的要领。

(4)辨别事实与意见之间的差异。

(5)需能确切掌握问题的症结所在(5 Why)。

(6)避免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及主观意识。

(7)对于失败的经过及事故报告等尤须冷静倾听。

(8)对于模糊不清的事项能确定其真实程度。

(9)对于部属的辛劳应给予适当的鼓励。

(10)设置检核点(细化目标、找出差异)。

(二)控制的原则

控制过度与不足的影响如表12-6所示。

表12-6 控制过度与不足的影响

控制过多的影响

控制不足的影响

-​ 降低下属的自主性、积极性

-​ 缺乏组织活力、阳奉阴违

-​ 形式化的做法

-​ 抱怨增多

-​ 成本增加

-​ 难以持久

-​ 掩饰错误

-​ 工作延迟,看法达成

-​ 发生事故、意外

-​ 工作效率降低、散漫、懈怠

-​ 绩效低落

-​ 

-​ 

-​ 

(三)如何发现问题

1.强化问题意识

(1)在问题还没有明朗化以前,预先感觉到问题存在的能力。

(2)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

2.克服发现问题的障碍

(1)缺乏提出问题的勇气。

(2)缺乏思考精神。

(3)管理者的影响。

(4)个人的心态。

(5)组织文化的影响。

(6)习惯的束缚。

3.三问六到

三问:Why、How、If。

六到:脚要走到、耳要听到、眼要看到、嘴要问到、手要摸到、心要想到。